Ladiesand乡亲们,想死你们了,隆重宣告一声,小编回来了。
年的ESC大会上,我们没有看到新更新的专用CRT指南。那么小编就重拾笔墨来跟各位看官一起再次回顾一下年ESC心衰指南中CRT适应证部分。
首先,编撰指南的专家们为我们带来了一个重要的概念,HFrEF,射血分数下降的心衰,即LVEF40%且伴有症状的心衰。年指南同时也带来了射血分数中间值的心衰(HFmrEF),即LVEF40-49%的心衰以及射血分数保留的心衰(HFpEF)LVEF≥50%的心衰等定义。我们务必铭记HFrEF的概念,因为我们之后的讨论全部是建立在此基础上,一旦EF值高于40%,该患者将不属于CRT的适应证,甚至部分指南条目执行更严格的EF值下降标准,即EF≤35%。
其次,年指南未再强调NYHA分级,而是代以symptomatic(有症状的心衰),此处变化需要我们的细细品味。
再次,年指南区分了CRT获益的具体内容(是降低了心衰发生率还是降低心衰死亡率)。
下面小编带着各位看官一起来逐条精读一下年ESC心衰指南中的CRT适应证部分。
我们首先来看一下年CRT指南中的I类适应证的描述与年ESC指南的I类适应证的区别。
ESC指南
ESC指南
与13年ESC指南不同,16年指南将CRT指征的的范围从QRS≥ms改变为QRS≥ms,而QRSms被无情的降至了III类适应证。这是为什么呢?下面且听小弟娓娓道来。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不得不提到年10月发表于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的Echo-CRT研究。Echo-CRT研究发表前,之前的大型临床证据如COMPANION、CARE-HF、REVERSE等研究均将ms以上的患者群体纳入研究对象,尽管MADIT-CRT入组的患者群为QRS≥ms,然而缺乏对于-ms之间患者群体的研究。直到Echo-CRT研究的发表,才让我们看到了CRT对于窄QRS波人群的实际反应。
Echo-CRT研究入组了例慢性心衰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NYHAIII-IV级,EF≤35%,QRS≤ms,然而,研究结果显示,对于QRS波小于ms的患者,CRT不但不会降低心衰住院率及死亡率,而且还有增加死亡率的风险。
同一年7月发表于欧洲心脏病学杂志上的关于之前五项大型RCT研究的IPDMeta分析得出了类似的结论,由此,16年的指南不再推荐QRSms的患者植入CRT。
接下来我们再来一起揣摩一下symptomatic(有症状的心衰)的问题。
09年发表的MADIT-CRT研究对I-II级心功患者的研究发现,相比单独的ICD治疗,CRTD可以降低患者的全因死亡风险或心衰事件复合终点。
09年同年公布的Reverse研究则进一步证实了CRT在I-II级心功患者中可以改善临床结果并且延缓心衰的进展。我们渐渐的看到了CRT对I-II级心功患者的获益。终于我们看到了12年CRT指南中对II级心功患者的推荐。
对I、II级心功患者的CRT研究一直在继续,学界一直缺乏对于I级心功患者的长期随访研究分析。年发表在欧洲心脏病学杂志上的Reverse研究5年数据分析的公布,再一次证明了CRT对于I、II级心功患者的获益是长期的。REVERSE的5年结果证实了CRT对轻度症状的HF和宽QRS波患者的逆转重塑,随着时间的推移可以改变疾病的进展。然而因为该研究没有对I、II级心功的患者进行亚组分析,CRT对于I级心功的效果仍需更多的临床证据的评估。回到年指南中的描述,我们必须明确,所有CRT适应证均建立在symptomatic(有症状的心衰)的基础上,而并非asymptomatic(无症状的心衰)。
REVERSE研究的五年结果尽管未能回答我们NYHAI级的患者从CRT治疗中的精准获益,但是它让我们看到了对于轻中度心衰患者早期应用CRT疗法的长期获益。
当满足窦律、有症状的心衰、LBBB、QRS≥、LVEF≤35%,请为您的病人推荐CRT疗法以改善症状,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
对于指南,我们必须尊重和认真的执行,然而不应一味僵化的盲从,我们需要为每一位患者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案。
后续还会推出房颤篇、非完左篇,感谢您的宝贵时间与观注。
北京治疗白癜风医院在哪里北京看白癜风最专业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