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ldquo皮花科rdquo到皮

度普利尤单抗是一个值得期待的药物,可以提高特应性皮炎(AD)患者的治愈率,改善病情,延长缓解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施伟民教授带医院皮肤科已经10年有余,作为一名科室主任和学科带头人,见证医院皮肤科以往的辉煌和今天的发展。他对新一代青年医生寄予厚望,并借用一句名言表达了自己的心情:“皮肤病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年轻人就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今天临床学科的细分已成为未来发展的一大趋势,他期盼在未来,更多年青一代医生能够掌握皮肤科常见病和多发病诊疗技术的同时,通过专病门诊的磨炼,成长为皮肤病领域的“专才”,更好地造福患者。施伟民教授期待着新一代的“太阳”,照耀皮肤病领域的每一个角落。01

从“皮花科”到皮肤科,专注皮肤病领域每一个角落

年,医院皮肤科成立。当年中国著名皮肤病专家尤彭熙从德国归来,正式组建医院皮肤科,并出任首任皮肤科主任。当初皮肤科就设立有门诊、急诊和病房,但规模较小,总共8个病床、3名医生。施伟民教授介绍道:“早期的皮肤科梅毒等性病患者较多。”因此皮肤科又叫做“皮花科”。顾名思义,“花柳病”(即性病)的诊治是科室日常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直到年,科室正式更名为皮肤科,科室的工作范围也逐步涵盖各种皮肤科疑难杂症的诊疗。如今医院已有南北两处院区,其南院是目医院。医院皮肤科工作在南北两院开展,年门诊量超过20万。医院的扩张而来的,还有医疗人才的紧缺。施伟民教授表示:“我们两边一共有17名工作人员,包括12名医生,1名技术人员,4名护士。然而两边人一分,人员效率就明显降低。这就要求每一位医务人员必须具备优秀的业务技术水平,所以科室会抓紧培养一些年轻医生,将他们送到日本、美国学习,以此提高医疗水平。”图1医院02

建设专病门诊,只为精益求精

由于皮肤病病种繁多,表现多样,导致诊疗不规范等情况普遍存在。为规范患者求医问诊,鼓励医生在专业领域内深耕细作,自年以来,医院皮肤科先后开设了银屑病、脱发等多个病种的专病门诊。说起专病门诊的“原型”,施伟民教授回顾道:“年,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色素病学组的创始人——医院调入医院皮肤科,大力开展白癜风研究,在白癜风诊疗工作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在朱光斗教授的带领下,医院皮肤科在白癜风诊断、治疗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这也使得许多白癜风患者慕名前来就诊,在全国累积了良好的口碑。如今,医院皮肤科继承了朱光斗教授的“衣钵”,白癜风的诊治至今仍为该科室的“金字招牌”。随着技术的进步,科室还开展了生物工程皮肤移植治疗大面积白癜风。能够从白癜风患者身上取一小块健康皮肤,然后通过体外培养,增大至倍后替换病变皮肤上的白斑,可替换的体表面积达3%-5%。这门突破性的技术如今已是医院皮肤科的特色诊治手段。

图2医院标志

在施伟民教授看来,开设专病门诊对于医生诊疗技术的提升与专业知识的积累具有重要的意义。“每个人的精力有限,即使是同一个学科,也无法面面俱到。”施伟民教授说道,“医生也许什么病都能看,但更要有一个自己专精的领域。整个医疗体系,就是由一个个专精于某个领域的医生组成的。”施伟民教授认为,医生应建立自己的“专长”,对某一类疾病的前沿进展保持紧密


转载请注明:http://www.cdncw.com/xlsjyy/1444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