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说,护理没有什么可学的了,每天都是重复内容。
也有人说,这个领域里学得再好也赚不了更多的钱。
(好生气,但还是要保持微笑)
说这些话的人一定有两个特点:
第一,实际上没有什么知识。
第二,也没什么钱。
今天,我们就来为大家介绍三种方法,帮助大家看看什么叫做“学会了”。为大家解决在学习和工作过程中的三大关键场景:把信息素材进行全面的收集整理,把知识融会贯通,并且应用于自己的工作中。
也想告诉大家,如果你觉得这个行业天花板太低,那么你先站起来顶破天花板给大家看看天花板在哪。
对于每一位护理学生和工作者来说,最大的愿望大概就是拥有记忆面包。
从读书开始就开始了无穷尽的考试,没有重点,没有考试范围,老师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遇到的病人也分重点和非重点吗?”
本以为毕业就解放,结果,天不遂人愿。医院里有入科考试,出科考试,每周一次操作小考,每月一次综合大考。医院三甲复审,还得背下整本书的规章制度。
大脑里仿佛要装得下所有的知识点,把自己武装成一个电子图书数据库,再装备上一个堪比百度的搜索引擎,时刻都能找到领导提问的问题答案。
每年各种指南更新,操作更新,还要时不时的给自己的大脑系统进行重装,实属不易。
如果你被上述这些场景折磨的彻夜难眠,想像知识型护理临床专家一样不仅知识渊博而且能灵活应用,为医院创造别人无法代替的宝贵价值,那么不妨尝试下以下三种方法。
1方法一MECE法则适用于:日常专业信息素材收集整理
不做信息整理的大脑就是一团浆糊;不做分类,文件乱丢的电脑就会内存不足,罢工宕机。护理工作者日常会接收到各种各样的内容和信息,很多人的习惯是一股脑丢在某度云,或者全部堆在桌面上。
结果,不仅关键时刻找不到,而且甚至连自己有哪些内容都不知道。
MECE,是MutuallyExclusiveCollectiveExhaustive的缩写,中文意思可以概括为“相互独立,完全穷尽”。
这种方法是由著名的咨询公司麦肯锡的一位咨询顾问BarbaraMinto,在金字塔原理中提出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则,也是常用于解决问题的思维法则。
这种方法的应用可以让某个重大复杂的问题,做到不重叠,不遗漏的分类,而且能够借此有效把握问题的核心,并找到有效解决问题的方法。
MECE法则中两个非常重要的要求:
1.各部分之间相互独立:
按照类别确定范围,并在这个范围内不要漏掉任何一项。
2.所有部分完全穷尽:
在某一类别中按照属性等确定因素区分,保证每一个素材的分类独立性。
判断标准就是:每一个素材都只有单一的归类路径,每一个素材只能出现在一个文件夹中。
例如,如果我是临床护理的一名带教老师,我就可以按照下图的分类标准,去整理我现有的所有信息,并且按图索骥,找到对我有用的更多内容。
请大家原谅我的丑字,看不懂请自行猜测
MECE这种方法,不仅可以应用于信息的整理和收集,还可以用于大家着手准备某些小讲课,小培训,或者帮助护理领导者完成科室项目管理。帮助大家在某个程序复杂,元素较多的问题中做到尽可能的周全详细。
2方法二布鲁姆认知分类法适用于:知识的灵活掌握而不是死记硬背
Bloom`sTaxonomy是年由美国的教育心理学大佬BenjaminBloom提出来的学习程度认知框架。
他把对知识的理解进行了六大阶段的分类,我们结合大家的日常护理工作来进行讲解。
从下至上依次为:
Remembering记忆
也就是大家最常见的知识处理方法:死记硬背。这是一种基于记忆力的,回想式的学习方法。适用于对定义,陈述,识别等方面的学习。在知识认知塔的最底层。
Comprehension理解
当你可以自己描述某种疾病的特征,区别不同疾病的临床表现,进行一些归纳和对比的时候,那么你对知识的掌握已经处于“理解”的层面了。
Application应用
指的是对所学概念,法则,原理等的初步应用。比如在某个临床场景的题目中,选择出应该进行的护理措施等。
Analysis分析
找到知识间的相互联系,使得整个知识结构更加清晰。可以详细的阐明某些现象背后的原理和基本理论等。这个部分大家可以类比护理病例分析的过程。
Synthesis综合
以分析为基础,系统化的把知识内容进行梳理。根据知识的基本规律和内容,归纳合理的发问题制定合理的计划和可实施的步骤。这个阶段要求临床护士可以通过所学知识,对病人进行评估分析之后,制定全面科学,且可实施的护理计划。
Evaluation评价
这个部分需要运用批判性思维,要求护士能够把结合事实,证据等做出评判和推断。辩证性的客观评价行动完成的情况。
看完这六个阶段,大家可以对号入座,思考一下某一部分知识你的掌握情况,处于这座金字塔的哪一个层次。并且想一想如何才能更上一层楼。
如果你承担了某些护理教学的工作,那么你也可以思考一下,你的学生处于哪个知识认知层次。如果你想让学生达到某一层,那么自己的教学内容和形式一定要引导到更高的层次哟。
3方法三批判性思维法适用于:知识的应用和输出
我们之前聊到过批判性思维,但大家都觉得其中的难点在于,这种思维方式非常抽象,很难理解,更谈不上应用了。
今天我们给大家一个具体的应用场景。
月初我去参加全国男护士发展论坛的时候,有幸聆听了来自北京协和护理学院绳宇老师的名为《教学中的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养成》的课程,受益匪浅。
绳老师讲到,批判性思维可以通过四个层级,层层深入,应用到我们的护理病例中。
图片来自绳老师在男护发展论坛的PPT
我们给大家一个临床场景:
患者男性,56岁,因充血性心力衰竭收入病房。今日患者出现尿量减少,水肿,辅助检查:射血分数低。护士提出护理诊断“排尿异常:少尿”,针对这个患者最适合的护理干预措施是什么?
(案例来自绳老师)
我们按照上面批判性思维的应用思路来分析一下:
事实:
“尿量减少,水肿,射血分数低”与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关系?
病情加重症状
推断:
尿量减少,水肿,射血分数低的病理生理含义?
肾功能不全,心肌收缩能力低
判断:
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出现“尿量减少”的病生理改变是什么?
肾功能不全,氮质血症
观点:
该患者最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