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BTALK心血管中青年医师演讲秀杭州站于6月17日顺利举行。期间,5名中青年医师就β受体阻滞剂的指南推荐及其在不同临床案例中的应用问题分别做了精彩演讲,并为学术发展注入全新动力。此次演讲秀还请到了2位心内科知名专家担任评委。
来源|医学界心血管频道
大咖评委团
大会主席:
张邢炜教授医院
会议主持:
董樑教授浙江大医院
参会评委:
凌峰教医院
黄建振教授杭医院
演讲开始前,大会主席张邢炜教授代表主办方欢迎参加比赛的5位青年医师及莅临会场的各位听众,张教授表示:“这次活动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呼吁临床医生重视心梗到心衰事件链的全程规范化管理,提高中国心梗疾病的诊疗水平。”张教授也预祝各位参赛选手顺利完成演讲,赛出风范赛出水平。
浅析心梗患者二级预防的优化管理
医院的张文斌医师以一例PCI术后患者的用药问题,引出了演讲主题——心梗的二级预防。冠心病是一个持续动态发展的过程,在整个过程中我们都需要时刻警惕,防止斑块破裂演变为ACS。研究显示心梗后患者一年后心梗再发的发生率高,预后不佳,这与ACS患者β受体阻滞剂的依从性和使用剂量明显不足显著相关。
β受体阻滞剂在心梗的二级预防中具有重要作用,美国心脏病协会和欧洲心脏病协会在、年分别推出指南并建议,无禁忌证的ACS患者应在发病后24h内常规口服β受体阻滞剂。除了早期应用外,长期也是β受体阻滞剂的应用原则。
COMMIT/CCS-2研究发现,中国人群跟西方人群差异其实并不大(耐受率为13.5%对15.3%),也就是说中国人群也能使用靶剂量,可以带来更多的临床获益,且具有良好的安全和有效性。
张刑炜教授点评:
张医师的演讲思路清晰,时间把握的很好。很多的临床医师都对β受体阻滞剂东西方人群的耐受性存在困惑,张医师通过分析大量研究后回答了这个问题,东西方人群的耐受性差异其实并不大。
从循证角度看足量美托洛尔使用安全性
浙江大医院的蔡哲钧医师围绕β受体阻滞剂应用剂量带来了精彩演讲,指出在我国β受体阻滞剂的应用剂量不足,这与医生对足量美托洛尔使用存在一定的顾虑不无关系。在接下来的演讲中,蔡医师通过分析大量的研究为大家渐渐打消了这一顾虑。
首先,已有研究证实足量美托洛尔并不会引起心率血压过度下降,这是因为它对心率的降低作用不是呈剂量倍增的关系。其次,MIAMI研究与COMMIT研分别比较了东、西方人群对mgβ受体阻滞剂的耐受性,发现两类人群因不良反应而退出的比例是类似的,说明东西方人群关于mg美托洛尔的使用耐受性基本类似,且亦有其他研究证实,β受体阻滞剂为东西方急性心梗患者带来的获益也是类似的。足量的美托洛尔缓释片或者平片的应用并不会导致肺功能的下降。
黄建振教授点评:
蔡医师的演讲中心是美托洛尔足量应用的安全性问题,条理清晰、证据充足,很好地解答了目前临床医生对美托洛尔应用的疑惑,也提示大家,要学会应用循证的方法来分析临床问题。
优化心梗患者的管理方案
来医院的杨建敏医师的演讲主题是“优化心梗患者的管理方案”。值得注意的是,药物控制在心梗患者二级预防中是一项核心内容,中国和英国的指南均明确指出,心梗患者二级预防需采用最大耐受剂量且长期服用β受体阻滞剂。
已有众多循证证据证实,足量美托洛尔对心梗后长期预后能带来更多的临床获益,且安全性良好。最后,杨医师呼吁临床医生要白殿疯从哪里长北京治疗白癜风最好的专科医院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