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疾病防控面临的重大挑战心衰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医疗水平的提高,社会人口老龄化及城镇化进程加速,我国心血疾病的患病人数持续增加并已成为导致居民死亡的首要原因。

来源:医学界心血管频道

由于心力衰竭(心衰)是大多数心血管疾病进展的终末阶段,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攀高、医疗费用上升,即将成为本世纪心血管疾病防控面临的重大挑战。

尽管近20年来,心力衰竭的诊断和治疗都取得了重大突破,但其远期预后仍不理想,5年生存率与恶性肿瘤相仿甚至更低。心衰作为进行性疾病,不仅死亡风险居高不下,而且再住院率高,患者出院后前3个月再入院风险高达30%,平均每人每年住院2次,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基于这种现状,今天下午,中国心衰领域中的权威专家汇聚一堂,携手开启“中国心衰中心建设”项目。

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主席,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主任委员葛均波院士首先介绍了项目背景。葛教授提到: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医疗水平的提高,社会人口老龄化及城镇化进程加速,我国心血管疾病的的患病人数持续增加,并已成为导致居民死亡的首要原因。

其中,心力衰竭(心衰)是大多数心血管疾病进展的终末阶段,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升高,医疗费用上升,即将成为本世纪心血管病防控面临的重大挑战。

尽管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已经对心衰指南进行积极推广,但在实际工作中,不同地区、医院对心衰诊治仍存在较大差别。因此,亟待建立并实施规范化的心衰诊疗标准和心衰中心,规范心衰治疗过程中院内、出院前、出院后随访、门诊等一系列过程的实施情况,从而达到改善我国心衰患者预后和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据葛均波院士介绍,我国心衰管理临床工作主要面临以下挑战:

1、我国心衰患者数量众多,预估万人,每年新增50万。《中国心血管病报告》显示,我国有2.9亿心血管病患者,很多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病情进展到心衰,预后很差;

2、目前国内心衰的治疗还存在不规范的情况。年中国心力衰竭注册登记研究显示,患者出院时使用传统“金三角”药物的比例低(约为50%);而门诊心衰患者应用这些药物时,达到指南推荐靶剂量的比例更低;

3、患者长期治疗和随访严重缺失,复诊率低。

“中国心衰中心建设“项目由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发起,将从制定心衰诊治标准开始,进行心衰专业医师继续教育,临床实施心衰诊疗标准,通过患者数据库追踪反馈给予修改意见,最终认证心衰中心,让心衰患者获得就近规范化治疗和长期随访,从而达到改善我国心衰患者预后和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心衰学组组长杨杰孚教授介绍了项目的核心内容和特点:1个标准,2个实施,3个结合。

杨教授介绍项目的核心内容

1个标准就是“中国心衰中心认证标准”,2个实施是指:实施“中国心衰中心”认证和评估体系,实施线上和线下全方位继续教育平台,3个结合:结合数据库反馈给予中心建议意见,结合理论和临床病例实践授课,结合学会力量和企业等社会力量推动中国心衰管理可持续发展。

我们相信“中国心衰中心建设”项目可以显著改善我国心衰患者的预后,并提高生活质量,克服心衰、战胜心衰!

欢迎投稿到小编邮箱:

pengrunkun

yxj.org.cn

请注明:医院+科室+姓名

稿费:~0元

来稿仅接受word文档,谢谢配合

小编16









































白癜风照片
治疗白癜风医院是哪个



转载请注明:http://www.cdncw.com/xlsjyy/119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