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心力衰竭学会(HFSA)年会上,KyoungSukLee博士(Wisconsin-Madison大学)报告的研究显示,睡眠质量低是心脏事件的重要预测因素,可使1年内心脏事件风险增加1.5倍以上,其预测价值甚至高于NYHA心功能分级。
Lee指出,睡眠障碍可影响交感迷走张力,加剧全身炎症,两者均在心力衰竭(心衰)病理生理中起重要作用。研究入选例心衰患者,多数为男性,38%NYHA心功能Ⅲ~Ⅳ级,64%的患者Pittsburgh睡眠质量指数(PSQI)5分,提示长期睡眠质量差。
结果显示,47%的患者每晚睡眠7小时,18%6小时。约一半患者报告“睡眠效率”≥85%,即每晚床上时间清醒时不足15%,22%的患者效率65%。15%的患者入睡时间60分钟,35%的患者“入睡潜伏期”30分钟。70%的患者在过去30天中未使用安眠药,20%的患者每周至少使用3次。
调整年龄、性别、种族、抑郁评分和NYHA心功能分级后,心脏事件(因心衰或其他心脏原因急诊就诊或入院)的风险比,睡眠质量差的患者和睡眠质量好者相比为2.54(95%CI:1.16~5.56),NYHA心功能Ⅲ~Ⅳ级和Ⅰ~Ⅱ级患者相比为1.90(95%CI:1.06~3.40)。
Lee表示,睡眠呼吸障碍可能是心衰患者睡眠障碍的原因,可以治疗。问卷调查显示还有其他原因,包括去卫生间排尿等。减少晚间液体入量或利尿剂剂量有可能改善睡眠。β受体阻滞剂也可能是睡眠障碍的原因,改变用药方案有可能改善睡眠。
(来源:《国际循环》编辑部)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