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愚人节心力衰竭生命终结

心力衰竭≠生命终结

  其实,心衰是老年人群中的常见病。据统计,在我国75岁以上的人群中,心衰的发病率为千分之60。几乎所有类型的心脏疾病,最终进展的归宿都是心衰。不少人因此对心衰治疗持有消极态度,认为得了心衰就像是患了癌症,就是等死,于是放弃了治疗。事实绝非如此。通过多学科综合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衰患者依然能够获得理想的生存期和生活质量。心衰所有心脏疾病的“归宿”专家简介于萍   医院心力衰竭专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医学专长:心力衰竭、冠心病早期诊断、高血压、心律失常等心内科疾病的诊治门诊时间:星期一上午(南院)、星期四全天(总院)   心力衰竭是由心脏结构性和功能性疾病所导致的一种临床综合征,由各种原因引起心肌损害(如心肌梗死、心肌病、炎症、血流动力学负荷过重),导致心室充盈和射血能力受损。近期,我国对35岁~74岁城乡居民共人的随机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心衰患病率0.9%,心衰患者约有万,男性为0.7%,女性为1.0%。   心力衰竭的基本病因比较清楚。可以说,几乎所有类型的心脏疾病(冠心病、高血压心脏病、心肌病、心肌炎、风湿性心脏病等)都是以心衰作为最终的“归宿”。而部分大血管疾病也可引起心衰。   为什么所有类型的心脏疾病最终都会发展为心衰呢?因为各种器质性心脏病为了保证正常的心排血量,机体通过多种机制进行代偿以维持其泵功能。然而,代偿能力有一定限度,长期维持将出现失代偿,从而发生心衰。而心衰时,机体神经-内分泌-细胞因子的激活及其相互作用,导致心室重构,使心衰不断进展。   除了原有心脏病变加重的原因外,感染、心律失常、血容量增加、过度劳累或情绪激动、治疗不当都可能成为心衰的诱因。而我国与西方国家相比,引起心衰的基础心脏病的构成比有所不同,西方国家以高血压、冠心病为主,我国过去以心瓣膜病为主,但近年来其所占比例已呈下降趋势,而高血压、冠心病的比例呈明显上升趋势。   年,《中国心衰指南》提出了心衰治疗“金三角”,即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和同步化治疗。规范化的药物治疗可以改善心衰的预后,非药物治疗也取得了长足进步,其中再同步化治疗(CRT)可以改善部分患者心衰进程甚至逆转心衰,而某些结构性心脏病,在心衰纠正后,利用手术的方法治疗原发病(风湿性心脏病、缺血性心肌病、先天性心脏病、心肌病)可以改善症状,延缓心衰的发展。目前,干细胞治疗心力衰竭的项目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相信不久的将来会有更多的患者受益。手术治心衰长期生存率超过80%专家简介范慧敏医院心衰专科主任,心脏外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医学专长:先天性心脏病、瓣膜性心脏病、冠心病、扩张性心肌病、肥厚性心肌病、心力衰竭干细胞治疗门诊时间:星期一上午(南院)、星期一下午(总院)大多数患者可通过手术康复   心衰在临床上分为四期:A期是指出现引起心衰的高危因素,但没有心脏结构或者功能异常,包括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肥胖、心肌病家族史等等。B期是没有心衰的症状或者体征,但已经发展成为结构性心脏病,包括左心室肥厚、无症状的瓣膜病、既往有心肌梗死史等;C期是已经有基础的结构性心脏病,以前或者目前有心衰的症状或者体征;D期则是指难治性终末期心衰,患者反复住院,不能安全出院,目前主要通过植入人工心脏或心脏移植才能继续维持生命。   实际上,那些结构性心脏病或者冠心病患者,只要在C期及时进行针对病因的手术治疗,大部分患者是可以继续高质量地长期生存的,而C期患者在所有心衰人群中占据了多数。原则上,只要是该心脏疾病引起了心脏结构改变的心衰,大部分都可以进行手术治疗。心梗救回来的病人50%会发生心衰   目前,心脏瓣膜病和冠心病是最多见的两种心衰原发性的心脏病。   在瓣膜病的患者中,二尖瓣关闭不全与心衰是互为因果的恶性循环,长期的二尖瓣关闭不全会导致心脏扩张,进一步加重患者的症状;而在进展期的心衰患者中,有59%存在二尖瓣关闭不全。通过手术方法,可对二尖瓣进行修复,使患者能够更快地恢复。因此,它与药物治疗的联合,将成为二尖瓣关闭不全合并心衰的一线治疗方法。   如果说,瓣膜病在农村地区多见,那么,冠心病则是在城市中最高发的心脏疾病。在冠心病合并心肌梗死被抢救回来的患者中,有一半的人在3年内会出现心衰。其中导致心衰的一大原因就是心脏室壁瘤的出现。在心梗发生后,大量心肌细胞因缺血而坏死,如此会形成疤痕。这些心脏壁上的疤痕,经过一定时间后会引起心脏壁的膨胀,从而形成一个类似于瘤状的物质,这就是室壁瘤。它的存在会影响到心脏的收缩功能,导致心脏体积越来越大。而通过对室壁瘤的切开折叠缝合,则能使心脏结构恢复接近正常;对于同时存在的阻塞的血管,则可同时采取心脏搭桥手术,让冠心病诱发心衰的患者转危为安。内外结合、中西医结合确保手术安全   可能有不少患者会对手术的安全性存在顾虑,其实,手术对于改善心脏功能、延缓心衰进展的作用目前在医学界已经是十分明确的,有这样一组对比数据就可以说明:对于瓣膜病诱发的心衰,不做手术的5年内死亡率要超过80%,瓣膜病合并心衰的手术风险是在3%~6%,而手术后的长期生存率要超过80%;对于冠心病诱发心衰,不做手术在3年内的死亡率达到20%,进行手术后的长期生存率要超过80%,远高于单纯药物治疗的52%。   规范而合理的心衰治疗,并非只有单纯的手术治疗,而是多学科综合开展内外科结合、中西医结合的治疗。由于心衰患者的手术风险相比单纯心脏病手术要高,因此,需要先对患者进行内科治疗,纠正其水肿症状,改善其心功能,从而能够符合手术指征,减少手术风险。医院心衰专科,还邀请市名老中医开出中药通用方剂,经患者反映在术前服用后能明显改善无力、焦虑、失眠、胃口差等多种不适症状;而术后心衰患者一般恢复得较慢,服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剂后,也能明显改善体质,更有利于促进术后康复。心衰患者怎么吃?“   常言道,疾病康复,三分治,七分养。可见,心衰患者的日常生活管理,对疾病康复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在这当中,饮食调养又是重中之重。因为在日常饮食中的稍有偏颇,比如多盐、多水、多脂等,都有可能使疾病发生反复。因此,心衰患者的日常饮食,也要围绕着心衰治疗利尿、扩管、强心的三个原则展开。限制液体摄入   除了输液的液体不能过多,同时,喝水喝汤也不能太多,否则会加重血液循环液体量,加重心衰。低钠饮食   高钠会引起水钠潴留,引起高血压,加重心衰,限制饮食及各种含钠盐食物的摄入量,以防水肿,蔬菜中金花菜、芹菜、茴香菜、蕹菜等含钠量较高宜少食。各种咸菜、豆制品、腌制食品(因含有钠盐均属禁忌)。多吃富钾食物   由于心衰会长期利尿,以减少循环液量,所以会造成低钾,缺钾可引起肠麻痹等,易诱发洋地黄(强心药物)中毒,对长期应用利尿剂的患者应多吃含钾丰富的食物及水果,例如土豆、紫菜、油菜、西红柿、牛奶、香蕉、红枣、桔子等。多吃富含淀粉主食   碳水化合物的摄入标准按(克~克)/天,因其易于消化,在胃中停留时间短,排空快,可减少心脏受胃膨胀的压迫。宜选食含淀粉及多糖类食物,避免过多蔗糖及甜点心等,以预防胀气、肥胖及甘油三酯升高。限制脂肪摄入   肥胖者应注意控制脂肪的摄入量,宜按(40克~60克)/天。因脂肪产热能高,不利于消化,在胃内停留时间较长,使胃饱胀不适;过多的脂肪能抑制胃酸分泌,影响消化;并可能包绕心脏、压迫心肌;或腹部脂肪过多使横膈上升,压迫心脏感到闷胀不适。多补充维B和维C

  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一般胃纳较差,加上低钠饮食缺乏味道,故膳食应注意富含多种维生素,如鲜嫩蔬菜、绿叶菜汁、山楂、鲜枣、草莓、香蕉、橘子等,必要时应口服补充维生素B和维生素C等。

你不知道的

冷知识

康复君悄悄告诉你:

人为什么会流泪?研究发现,哭泣确实能减轻人的压力,尤其是能让人类降低愤怒和悲伤的感觉。

(小伙伴们的愚人节手段越来越高能……康复君只能哭晕在厕所……)









































北京白癜风医院哪个最好
北京看白癜风哪家医院专业



转载请注明:http://www.cdncw.com/xlsjcs/1820.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