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TproBNP在心衰诊断与治疗的临床

一、NT-proBNP简介

NT-proBNP全名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有研究显示:心室功能障碍患者的NT-proBNP含量会升高,而且含量与心衰的严重程度直接相关。

心脏不仅具有泵血功能,而且还是一个内分泌腺。目前为止,已经确认有两种多肽由心脏分泌通过心肌细胞拉伸进入血液循环,它们分别是心房利钠肽(ANP)和B型利钠肽(BNP)。ANP主要由心房分泌,而BNP由心室分泌的。在心衰患者中,由于心容量超负荷、心压升高会使血浆利钠肽水平升高。由于BNP主要由心室分泌,因此在诊断心室功能障碍时,相对ANP而言是个更为直接的标志物。

BNP是作为激素原合成的,称之为proBNP(BNP前体)。在受到心肌细胞的刺激后(例如,心肌细胞拉伸),proBNP在蛋白酶作用下列解为NT-proBNP(氨基末端-proBNP或N端-proBNP)和生物活性激素BNP。两种多肽都释放进入血循环。NT-BNP生物半衰期是60-分钟,相比生物半衰期仅为20分钟的BNP要长的多,因此检测NT-proBNP更有利于实验室操作。

二、NT-proBNP对心力衰竭诊断的意义

1、AHF的诊断:

血浆NT-proBNP水平对AHF和CHF的诊断都具有显著意义,有文献报道:心源性呼吸困难患者早期在胸片和心脏超声尚未有解剖结构和血流动力学异常之前BNP(包括NT-proBNP)即可出现明显改变,无症状心衰组患者的NT-proBNP浓度也有明显升高。

对于一些老年患者,常存在心力衰竭合并肺功能障碍,或肺部疾病合并心功能障碍,使用NT-proBNP作为鉴别指标后可找到主因,使治疗更具有针对性,缩短了疑似患者的确诊时间,减少就医费用,甚至改善转归,是一项很好的筛查、诊断及预后指标。因此,血浆NT-proBNP应当成为AHF患者的常规检查。

Steg等对有急性呼吸困难症状的患者进行超声心动图和血浆BNP检测,发现CHF患者较非心力衰竭患者年龄偏大(68.5岁比61.6岁),LVEF偏低(39.5%比56.1%),血浆BNP水平明显增高(比pg/ml)。

在诊断心力衰竭方面,BNP的ROC曲线下面积显著高于LVEF的ROC曲线下面积(0.89比0.78)。若以BNP≥pg/ml作为诊断心力衰竭的诊断标准,敏感性为89%,特异性为73%。而LVEF≤50%的敏感性为70%,特异性为77%。两者单独使用的确诊率分别为67%和55%,联合使用后可提高到82%。若进一步结合临床症状、ECG和胸片情况则可提高到97.3%。

Gustasson等对例怀疑心力衰竭的病人进行NT-proBNP测定和心脏超声检查,结果表明:在LVEF≤40%和≤30%的病人,NT-proBNP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7和0.93,以pg/ml(75岁)为切点在LVEF40%的病人其诊断敏感度、特异度为97%、46%,阳性、阴性预测值分别是15%、99%,在LVEF≤30%病人其诊断敏感度、特异度为%、56%,阳性、阴性预测值分别是7%、%,以pg/ml(75岁)为切点并不提高诊断率,也就是说NT-proBNPpg/ml能有效地排除心力衰竭。

应用NT-proBNP诊断心力衰竭的研究表明:NT-proBNP诊断心力衰竭的准确性在于它的高阴性预测值(%)从而使其能很好的排除心力衰竭,提高了其对心力衰竭的诊断率。

年3月ACCF/AHA在JAMA和Circulation杂志发表的更新版的《成人心力衰竭诊治指南》更强调了BNP和NT-proBNP的价值,推荐用于呼吸困难而尚未确定心源性的患者,最后的诊断需结合所有临床资料而非仅凭此单项指标(I-A)。在病情危急、临床心力衰竭诊断不清患者的诊断及其危险分层中,BNP和NT-proBNP均有价值(IIa-A)。

2、慢性舒张性心力衰竭的诊断:

目前,舒张性心力衰竭(DHF)的诊断尚缺乏准确、高效的方法。

BNP浓度测定对于DHF的诊断确有一定的应用价值,Emily等对例患者进行了心脏彩色多普勒和血BNP水平检测,发现DHF组的平均血BNP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加。Angeja和Grossman也建议使用“BNP升高而LVEF正常来简单定义DHF。

Mottram等将BNP水平与心脏超声所评价的舒张功能障碍分级进行相关分析,发现两者密切相关,尤其是II级及Ⅲ级的DHF患者。

Carsten应用心导管技术测定患者的心脏舒张功能,经与血浆BNP和NT-proBNP做相关性分析后发现,NT-proBNP较BNP有着更高的血浆浓度和稳定性,是一个更为敏感的诊断DHF的检验指标。

研究表明,在LVEF正常的心力衰竭患者,NT-proBNP值和舒张早期左室的驰缓指数有关,如左室驰缓时间常数、舒张晚期左室驰缓指数、左室舒张末压和左室僵硬系数,NT-proBNP值也随左室舒张功能不全的程度而变化,NT-proBNP和左室舒张末压的相关性很高,其价值在于除了对仅有症状的DHF患者的诊断具有诊断意义外,还是左室DHF临床前期的理想筛查方法,如果选用较高的NT-proBNP(pg/m1)值做为标准,即可达到很高的阳性预测价值,同时,当用NT-proBNPpg/ml做为标准时即有很高的阴性预测价值,即:NT-proBNP在pg/ml和pg/ml时,其阴性和阳性预测值分别在93%和80%。

因此,NT-proBNP无疑为排除DHF提供了一个新的有效手段。

3、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的诊断:

慢性收缩功能不全性心力衰竭以左心室扩大和LVEF降低为标志,是心衰的常见临床类型。与舒张性心衰比较,其住院死亡率更高。临床上常以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左心室大小、LVEF等指标来判断收缩功能不全性心力衰竭的病情和预后。

近年的研究肯定了BNP和NT-proBNP作为心力衰竭的生化标志物的临床价值,二者在心力衰竭的诊断和病情判断中的临床价值相同。

Jenny等的研究显示以BNP和LVEF≤40%两个诊断标准相比较,诊断优势比为1:1.6,而和其他所有临床诊断标准比较其诊断优势比更高,为1:30.6。

Troughton等的研究证实,对重症收缩功能不全性心力衰竭患者以达到NT-proBNPpmol/L为目标进行强化治疗较常规临床治疗,能够更显著的降低患者的病死率。

三、NT-proBNP在心力衰竭预后评估及危险分层中的应用

多年以来,临床医生对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评判都沿用NYHA分级,仅依靠患者症状评定心功能极不可靠;用心脏超声检测心功能虽具备无创性的优点,但准确度取决于超声专业人员的技术水平,重复性较差。

NT-proBNP是更简单、方便、快捷的用来评价心功能的检测方法。其升高对于心力衰竭的预测是一个很有价值的标记物,反映出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还可以作为重要的危险分层指标。

Wieczorek等认为血浆BNP水平与心力衰竭的NYHA分级呈正相关,NYHAI级的BNP为83.1pg/ml(49.4-pg/m1),NYHAⅡ级的BNP为pg/ml(-pg/m1),NYHAⅢ级的BNP为pg/ml(-pg/ml),NYHAⅣ级的BNP为pg/ml(-pg/m1)。因此,血浆BNP水平具有较强的预测作用,血浆BNP水平与心力衰竭患者活动能力有相关性,是心功能恶化的强预测因子。

Fonarow与Januzzi等报道在失代偿的收缩功能不全性的心力衰竭患者,入院时的血浆NT-proBNP在住院期间死亡的患者显著高于存活出院的患者;NT-proBNP值越高,住院病死率越高。

在NT-proBNP高于pmol/L切点值以上者,预测死亡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均达到70%左右,特别是其阴性预测值高达98%,而阳性预测值(10.9%)与实际住院病死率一致;入院时的血浆NT-proBNP值是失代偿的收缩功能不全性心力衰竭患者住院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

血浆中的BNP和NT-proBNP浓度与心力衰竭患者的病死率、再入院率以及发生猝死的风险都明显相关,BNP已成为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重要标志物。

四、NT-proBNP对心衰治疗转归的判断

Murdoch等将一些使用ACEI的CHF患者分为BNP治疗组和临床常规治疗组,两组均继续使用ACEI,但前者根据血浆BNP水平给予BNP剂量上的相应增加(当BNP50pg/rnl时增加给药剂量),后者采用经典的ACEI治疗方案,比较后发现两组扩血管治疗均可以逐渐降低血浆BNP水平,但前者要强于后者,特别是在第4个月时分别降低了42.1%和12%,且BNP治疗组对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抑制作用更强,并明显减慢了心率及平均动脉压。而在治疗前有较高BNP浓度的左心室舒张压(leftventriculardiastolicpressure,LVDP)患者,使用卡维地洛治疗后降低了病死率,减轻了心力衰竭,提示BNP可作为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治疗心力衰竭的一项指标。

另一项研究(n=69)将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NT-proBNP监测组与常规临床监测组,其NT-proBNP目标水平定为ng/L。经过3.5年治疗后显示,NT-proBNP监测指导组比对照组的心血管事件(包括死亡、再住院及心力衰竭失代偿事件)明显减少(p0.05),且上述事件出现延迟(p0.05),ACEI用量较高。NT-proBNP监测指导组的NT-proBNP水平比基线下降了79nmol/L,而对照组仅降低3nmol/L。但是值得一提的是,该试验中β受体阻滞剂及螺内酯的应用较少。

有人认为NT-proBNP水平受药物影响较小,用其来监测心力衰竭治疗药物的疗效可能优于BNP。

因此,NT-proBNP在心力衰竭治疗中可用于对治疗药物的选择及疗效监测,指导利尿剂和血管扩张剂的应用,有可能代替Swan-Gans漂浮导管测定肺毛细血管楔压来指导调整血管扩张药物的剂量。若患者BNP很高,治疗无效,则可采取或换用其他的治疗措施,如心脏移植、植入心室辅助装置和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

综上所述,NT-proBNP对心力衰竭的诊断价值正日益引起许多学者的







































白癜风的危害
白癜风症状



转载请注明:http://www.cdncw.com/xlsjcs/1256.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