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衰治疗首先要明确心衰病因,去除或限制病因,采用药物、介入及手术治疗等治疗方法。下面为您介绍一些心衰治疗的注意事项,供您参考。
心衰处理要点
(1)明确心衰的诊断及病因;
(2)确定临床特征:肺水肿、劳力型呼吸困难和(或)疲乏、外周水肿;
(3)识别与心衰表现及其治疗相关的并发症;
(4)评价症状的严重性及评估预后。
去除或限制病因
(1)预防心衰是治疗心衰最重要的内容,应积极治疗原发病以减轻心肌损伤。
(2)心衰一旦出现,首要措施是纠正导致心功能异常的原因,如感染、缺血、药物、甲状腺疾病、毒性物质(乙醇)等。
分类治疗
1.急性心衰
一旦确诊,应按规范治疗。
(1)初始治疗经面罩或鼻导管吸氧,吗啡、攀利尿剂、强心剂等经静脉给予。
(2)病情仍不缓者应根据收缩压和肺淤血状况选择应用血管活性药物,如正性肌力药、血管扩张药和血管收缩药等。
(3)病情严重、血压持续降低(90mmHg)甚至心源性休克者,应监测血流动力学,并采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机械通气支持、血液净化、心室机械辅助装置以及外科手术等各种非药物治疗方法。
(4)动态测定BNP/NT-proBNP有助于指导急性心衰的治疗,治疗后其水平仍高居不下者,提示预后差,应加强治疗;治疗后其水平降低且降幅30%,提示治疗有效,预后好。
(5)控制和消除各种诱因,及时矫正基础心血管疾病。
2.慢性心衰
慢性心衰的治疗已从利尿、强心、扩血管等短期血流动力学/药理学措施,转为以神经内分泌抑制剂为主的长期的、修复性的策略,目的是改变衰竭心脏的生物学性质。
(1)病因治疗,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危险因素,使用抗血小板药物和他汀类调脂药物进行冠心病二级预防。
(2)改善症状根据病情调整利尿剂、硝酸酯和强心剂的用法用量。
(3)正确使用神经内分泌抑制剂,从小剂量增至目标剂量或患者能耐受的最大剂量。
(4)监测药物反应
(5)监测频率患者应每天自测体重、血压、心率并登记。出院后每两周复诊一次,观察症状、体征并复查血液生化,调整药物种类和剂量。病情稳定3个月且药物达到最佳剂量后,每月复诊一次。
另外,调整生活方式,保持良好的心情,正视病情,积极配合药物治疗,避免劳累和情绪激动,做好这些家庭护理工作对于心衰治疗有着重要意义。
医康世纪为乐普医疗(股票代码:)旗下移动医疗公司,依靠强大研发团队和医师资源,专业从事心血管和糖尿病可穿戴医疗设备的研发、销售和服务,其产品“普博士心衰管理”为全球首款指导家庭管理心衰疾病的APP,依靠定期监测NT-proBNP心衰敏感标志物,真正实现心衰患者在家自我监测、自我护理,改善心衰患者症状。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查看“全球首款心衰管理工具即将亮相深圳”图文,参与转发、分享,把健康分享给身边的TA!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