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力衰竭虽不是小病但心死才是难关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郑华国 https://m.39.net/pf/a_j6pa2h6.html

郑先生找我的时候已经63岁了,经常出现胸闷、上气不接下气的症状,他这个情况不是一两个月而是已经持续了3年有余,看诊前3个月症状逐渐加重。在西医上诊断为心功能不全,郑先生的家属比较反对他住院接受治疗,医院的氛围不好,会加重患者的心理压力,直接转投中医。

刻诊:胸闷、气机、乏力、偶尔有心慌、心理烦躁的症状;平时还伴有咳嗽(痰白粘稠),口干的情况,下肢浮肿,睡眠质量差,大便干结,小便次数少,嘴唇发紫,手心脚心比较热的情况,舌象:舌红、发紫;脉象:脉弦细数。

这个症状在中医上辩证为:气阴两伤,瘀水互结。

取:太子参、生黄芪、姜半夏、石斛、玉竹、黄连、丹参、桃仁、红花、川朴、泽泻、猪苓、茯苓、桑白皮、酸枣仁、龙骨、牡蛎。一种五剂

(方子需要随症状加减,每人体质不同症状不同,遵循一人一方,可以为大家调方,但没有固定的通用量,不可盲目照搬,需要专业医师辩证后调治。)

复诊的时候他反应说在吃第三剂的时候就已经觉得胸闷气急的症状有所改善了,下肢的浮肿也有所消退,在交流的时候感觉他的精神状态还是很不错的,唇紫钳的症状也有所改善,舌苔也有所变化。继续用于原方加减后巩固治疗。

太子参、黄芪——有补血益气、助心行血之效

川朴——也有行气之效

玉竹、石斛——滋养心阴

丹参、川穹——活血养血

泽泻、猪苓——通小便、祛水湿

半夏——化痰

桑白皮——泄肺行水

桃仁、红花——便秘可用,并且养血活血

酸枣仁、茯苓——养心安神

龙骨、牡蛎——镇心神,缓解心慌、心悸与腿酸无力

中医上所说,心在上,位于阳位,心衰的患者往往都是心气衰弱,心阳不振。

张仲景曾经说过:心水者,其身重而气少,不得卧,烦而燥,其人阴肿。

心水跟我们平常所说的心衰症状大体是一样的,心在上,位居阳位,心阳虚是导致心衰的重要原因。

其实随着年纪的增大,气阴虚是很正常的事情,而且郑先生患病时间比较长,损耗了气血,心气不足的情况下不能推动血液的流动,也不能温化,所以才会出现水湿瘀阻变成痰、血液不能畅通流动形成瘀血的情况,所以说化痰利水才是治疗的重中之重。

其实心衰并不可怕,只要是与“心”扯上关系就会觉得压力非常大,再加上一个“衰”就更别说了。

很多患者朋友都是带着恐惧心理来看病,无形之中会增加心中的压抑、焦虑这往往也是推动病情的重要因素之一,有的患者还会有觉得给家里人添了麻烦,觉得自己是累赘的想法,这个是万万不能有的,只有调整好自己的心态,积极的接受治疗,“心死”才是最大的敌人。

我是中医石华英,如果您也有这方面的问题,可以留言告诉我,我来帮您一一解答。

大家觉得此文有所帮助可以转发分享给身边的朋友使其受益。




转载请注明:http://www.cdncw.com/xlsjzl/1723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