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趙虹)「我丈夫早已簽名登記器官捐贈,但從沒想過會成為輪候器官者。」單太太昨日數度哽咽地表示,丈夫現時心臟近乎喪失功能,完全依靠體外心室輔助裝置勉強「吊命」,急需屍心移植,坦言丈夫只想盡快恢復出院,回家洗個澡,吃一碗雲吞麵而已,希望市民支持器官捐贈,給予他們一點希望及機會。單先生的主診醫生擔心他日後可能出現難以抑制的感染情況,屆時病情將一發不可收拾,極需盡快換心。
■單志華(右)心臟功能不足15%,急需換心救命。旁為單太。受訪者供圖
現年50歲的電子工程師單志華與妻子結婚11年,一直過着簡單的二人世界生活,閑時行山、做運動。豈料單志華於去年10月突然心臟病發,被送至屯門醫院接受「通波仔」手術,同日再轉至瑪麗醫院深切治療部跟進治療。及至11月,單志華因心血管堵塞及缺血引致左心室衰竭,需植入體外心室輔助裝置以代替近乎喪失功能的左心室,並隨即被列入同類血型的心臟移植輪候名單。
單志華心功能餘不足15%及至昨日,單志華心臟功能只餘下不足15%,完全沒有任何恢復跡象,更因曾植入輔助裝置而出現發燒、中風、腦出血及腦閉塞等多個嚴重併發症,急需換心根治,以避免再出現其他併發症的機會。單志華現位列移植名單的首位。
曾簽捐器官未想成輪候者單太太昨日在醫生陪同下舉行記者會,作緊急換心呼籲。她直言,丈夫為人簡單,身體一直不錯,兩人常常行山之餘,一周亦跑步四五次,由結婚至今,丈夫更是一手包辦下廚及洗碗,兩人生活悠然自得。自丈夫因病入院半年至今,單太太每天均到醫院探望丈夫,每天感到萬分徬徨及無奈,並與時間競賽,「我丈夫早已簽名登記器官捐贈,但從沒想過會成為輪候器官者。」
單太太坦言,丈夫較沉默寡言,甚少說「那三個字」,但為了安慰自己,「我愛你」都說了出口,並叫自己不要太擔心。與丈夫相依為命的她表示,難以想像生活在一個沒有丈夫的世界,並指丈夫現在只希望可盡快出院,回家洗個澡,吃一碗雲吞麵而已,希望市民支持器官捐贈,「唯有這捨己的大愛,才可給予我們一點希望及機會。」
主診醫憂併發症隨時攞命單志華的主診醫生、瑪麗醫院心胸外科顧問醫生何嘉麗指出,體外心室輔助裝置使用限期雖只有1個月至3個月,惟可重複更換,至今亦已為單志華替換了約3次裝置,惟接駁心臟及裝置的兩條內置喉管不能更替,擔心長遠會令細菌入心而引發其他嚴重併發症,繼而影響病人現時尚算運作良好的其他內臟器官,釀成永久性傷殘。
她直言,病人早前已有血液感染的情況,幸在抗生素藥物的幫助下,未有造成大問題,惟擔心可使用的抗生素種類有限,日後可能出現難以抑制的感染情況,屆時病情將一發不可收拾,極需盡快換心。
10歲仔等屍心已輪候兩年另外,現年10歲的鄧啟謙因心臟衰竭入院約兩年,同樣依靠人工心臟維持生命,正輪候合適的屍心移植。
■10歲的鄧啟謙因心臟衰竭入院約兩年,目前仍輪候合適的屍心移植。受訪者供圖
鄧啟謙的母親昨日表示,謙仔為人積極,每天都配合醫護人員的指示,更每日寫功課,希望盡快有好心人捐出屍心,讓兒子享受同齡孩子應有的正常生活。
根據瑪麗醫院資料,今年至今已有兩宗心臟移植手術宗數,惟目前輪候人數卻有約30人。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