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泵缓缓地转动着
发出轻柔的嗡鸣声
殷红的血液从患者的颈内静脉置管中抽出
经过滤过,又缓缓的输回到患者体内……
接受治疗
眼前的一幕是否有些似曾相识?但如果您以为这是在血透室,您就错了。这里是市二院心内科的A12病房,接受治疗的也不是尿毒症患者,而是一位痛苦不堪、已进入心衰终末期的患者。
心血管领域的国际顶级权威Braunwald教授曾这样说过↓↓↓
Braunwald教授
心衰是心脏病学的最后一片重要战场。
从临床实践来看,无论何种病因导致,一旦进入心衰终末期,患者往往对各种药物治疗,包括对利尿剂治疗出现抵抗,同时出现严重的体循环、肺循环淤血情况。患者往往痛苦不堪,出现难以平卧、呼吸困难、全身浮肿、厌食消瘦的各种症状,预后极差。
心衰患者
徐女士
、、均因顽固、反复的心衰住院,
每年住院在4~6次,
而情况仍在持续恶化。
A12病房的徐女士就是这样一位心衰终末期的患者,其在、、均因顽固、反复的心衰住院,每年住院在4~6次,而情况仍在持续恶化,今年以来已经连续住院3次,在大剂量的心衰标准药物治疗下,徐女士还是出现了利尿剂抵抗、肾功能恶化、全身浮肿、无法平卧的情况,反复的签署病重通知单已让患者和家属濒临崩溃。而恰逢市二院心内科新推出的“床旁心衰超滤”疗法,该疗法不仅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更为心衰患者和家属带来了希望的曙光。
“心衰超滤疗法在国外的运用已有数年,但在国内开展这一治疗的单位仍是凤毛麟角,甚至在国内著名的医院目前也仍在摸索阶段,仅有小样本的病例报道。在国外的临床研究实践表明,心衰超滤疗法作为水钠潴留控制的“金标准”,具有创伤小、起效快、疗效确切、对血流动力学干扰小、并发症少,可重复性好的特点,并且不容易导致电解质紊乱及肾功能恶化,这是标准的利尿治疗所难以实现的。而传统的CRRT疗法,则因为创伤大,对血流动力学干扰大,费用高昂等,并不适合心衰患者的治疗。目前,心衰超滤的地位正逐步上升,有望成为心衰患者的一线治疗方案。
早在年,市心血管首席和心血管学科带头人杨承健副院长、徐欣主任就敏锐的嗅探到了这一疗法的广阔前景,引进了国内首台心衰超滤装置FQ-16的决定,并在年下半年和年初连续在科室内进行了大量的专业培训,派遣了一批专科护士及医师到北京、南京等多地进行了培训和学习,并在科室范围内成立了心衰超滤专业小组,负责全科的专业教育、患者的选择评估、知情同意签署、治疗跟踪、反馈等。正是有了这些大量的前期工作和辛苦付出,才使得徐女士床边心衰超滤得以顺利进行。
”众志成城
保卫心衰最后战场
目前徐女士的超滤治疗已顺利结束,在徐欣主任、杨磊床位医师、苏严琳护士长等很多医护的密切陪护下,经过9个小时的连续超滤,总计超滤液体ml,全程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无并发症,经过治疗后徐女士的下肢浮肿明显消失,甚至出现了久违的皮肤皱纹,徐女士的气喘明显缓解,血氧饱和度也从92%升到了99%,终于能摆脱端坐呼吸平卧休息了!看着徐女士疲惫而带着幸福的笑容,女儿的眼眶有些泛红,哽咽着感谢医护人员,说这是多少日子以来,她母亲第一次能躺平了睡觉了!感谢二院心内科团队的精湛技术!
以杨承健带领的心内科团队,以敢于“吃螃蟹”的精神,依托国内首台心衰超滤脱水装置FQ-16以及我院优秀的临床专家和丰富的医疗资源,相信无锡二院心内科团队必将在这个心衰治疗的新战场,踏入国内前列!
来源:医院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