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发布的《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显示,我国心血管病患病率处于持续上升的阶段,预估中国心衰人口超过万。同时,重症心脏病患者的人数也在急剧增加。重症心脏病作为各种心血管疾病发展的严重阶段或终末期,治疗面临严峻挑战。目前对于晚期心力衰竭等重症心脏病患者,传统药物、心脏移植等治疗手段在发挥各自的作用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某些情况下存在着力不从“心”。机械循环支持装置能够帮助心脏恢复正常功能,有利于全身脑、肝、肾等器官的灌注,也成为当前非常重要的重症心脏病治疗手段之一。
年11月28日,由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机械循环支持分会、国家心血管病专家委员会心力衰竭专业委员会主办,中医院医院、深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医疗卫生三名工程承办,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医院、中华心力衰竭和心肌病杂志、中国循环杂志、深圳市医学会体外循环及体外生命支持专业委员会协办的首届“重症心脏病大会··深圳”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在深圳隆重召开。本次大会以“实践创心融合发展”为主题,聚焦探讨重症心脏病领域现代科学和医工转化技术的实践与创新,以内外科的融合与发展为宗旨,为提高各级心血管医务工作者的临床诊疗水平和科研能力提供学术交流平台。
出席本次大会开幕式的嘉宾有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主任、中医院院长胡盛寿院士,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副理事长、秘书长池慧教授,医院庄建教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技术审评中心一处杨鹏飞副处长,中医院医院党委书记李惠君教授,医院黄峻教授,西安医院马爱群教授,医院副院长高传玉教授,医院院长易铁钢教授,中医院心力衰竭中心主任张健教授,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办公室主任王金新教授,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原组织委员会主任杨虎教授,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组织委员会干事刘晖等专家学者莅临本次大会。
大会主席胡盛寿院士致辞
大会主席胡盛寿院士在致辞中指出:“我国是一个心血管疾病的大国,由于经济水平发展的不平衡,对疾病的认识不足,以及治疗和就医满足能力的差异,导致我国心血管疾病中的心衰患者比例较高。中国心力衰竭的发病率和致死率在整个心血管领域占据首位,相当一部分病人处于重症的阵营里。如何提高重症心脏病的诊疗水平,已成为我国公共卫生领域里面一个极其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