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患者有负性情绪,快试试放松疗法

来源:护士网()原创作者:王玉昆/医院(领取稿费,请加小编)

病情简介

患者,老年女性,84岁,诊断为慢性充血性心衰、心功能Ⅲ级、冠心病、房颤,患者因发作性胸闷、气喘伴心悸7小时于1月12日16:26以平车方式入院,入院时神志清,精神差,体温36.6℃,心率次/分,血压/86mmHg,入院后给予内科护理常规,I级护理,低盐低脂饮食、卧床休息、持续吸氧、心电监护。遵医嘱给予他汀类药物调脂、扩冠、改善心肌供血,应用β-受体阻滞剂减低心肌耗氧量,控制血压、血糖,强心、利尿、改善心功能,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药物及对症治疗。患者10余天前因脑梗死于华美院区行溶栓、取栓治疗。患者高血压病史50余年,冠心病病史10余年,房颤病史2年,病程长,病情复杂。患者于16日15:30出现情绪不稳,激动,不配合治疗,心电监护示心室率波动在-次/分,通知医师,建议应用安定稳定情绪,家属商议后拒绝。责任护士给予心理安慰,并应用放松疗法对患者心理进行干预。放松疗法主要包括放松治疗操和音乐疗法。责任护士首先应用移动护理宣教车播放放松治疗操视频,指导患者保持舒适放松的体位,根据责任护士的指令依次做各部位的放松锻炼。在锻炼过程中指导患者密切配合呼吸做运动,呼吸均匀,缓慢。同时给予播放节奏优美、舒缓、柔和的抒情类音乐,后患者情绪逐渐平稳。责任护士每日根据情况继续给予患者放松疗法,患者未再发生情绪激动的情况。

分享理由

1.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为心血管疾病患者较为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随着心肌梗死早期干预的开展,心血管疾病患者死亡率有明显下降,但心衰发生率却表现出逐年递增趋势。老年人为CHF的高发群体。CHF病情较易反复,病程延迟,预后效果较差,多数老年CHF经治疗后生活能力均无法明显提高,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1]。所以老年CHF患者往往存在严重焦虑、悲观、抑郁等不良情绪。而不良情绪对患者的病情控制及康复又有着严重的负性影响,故给予及时正确的心理干预极为重要。2.年,胡大一教授首次提出“双心”的概念,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


转载请注明:http://www.cdncw.com/xlsjyy/14097.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