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与心脏
甲状腺形似蝴蝶
驻扎在喉咙两侧
虽然它是个微小器官
却控制着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
一旦甲状腺失控
被牵连的头号器官就是心脏
心慌、胸痛、心肌梗塞都可能接踵而至
本期健康科普团就来讲讲甲状腺和心脏的关系
甲状腺的作用
甲状腺位于气管前喉结下方,呈“H”形,很像战争时使用的甲胄,又属于内分泌器官,因此称为甲状腺。
甲状腺虽然体积很小,但非常重要,它就像人体的内燃机,为机体生长、新陈代谢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而这些作用的发挥有赖于由甲状腺合成、储存和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心脏是甲状腺激素的主要靶器官,所以,当甲状腺功能异常时,心脏也会有相应的表现。
三种甲状腺病各有症状
甲状腺疾病发病率高,在内分泌代谢疾病中位居第二,仅次于糖尿病。目前,全球甲状腺疾病患者约有3亿人。
甲状腺是新陈代谢的“主控制器”,分泌的激素参与到全身各个系统功能中,主要影响心血管系统,对内分泌、消化、神经等系统都有调节作用。绝大多数甲状腺疾病没有症状,许多患者都是在体检中查出的。
#1
甲状腺结节
体检或平时突然摸到甲状腺肿大,需要判断其良恶性、功能情况、大小、有无压迫症状。如果同时出现甲亢或甲减表现,加上检查指标异常,就说明甲状腺功能出现异常。
甲状腺良性结节大多无需治疗,定期(每6~12个月)随访即可。如果结节比较大、造成局部压迫,则需要治疗,一般以手术、碘治疗、左甲状腺素抑制治疗为主。如果怀疑为恶性,需要手术切除。临床上,5%~15%的甲状腺结节是恶性的,其中分化型甲状腺癌占95%。甲状腺癌多数预后良好,10年生存率与正常人几乎没有区别。
#2
甲亢
甲亢是甲状腺腺体本身功能亢进,合成和分泌甲状腺激素增加所导致的甲状腺毒症。
常见症状:易激、心悸、怕热、多汗、消瘦、食欲亢进、失眠、大便次数增多或腹泻,女性月经稀少,伴有周期性麻痹和进行性肌无力,老年患者高代谢症状不太明显。
研究发现,甲亢患者合并房颤的发病率高达13.8%。病情严重时还可引起心脏扩大、心力衰竭等病症,出现呼吸困难、水肿等症状或体征。
20~50岁女性显著高发,女性发病率是男性的4~6倍,家族遗传倾向明显。
#3
甲减
甲减即甲状腺激素合成、分泌减少或组织利用障碍导致的全身代谢减低的病症。
甲减时,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身体代谢减慢,心跳减慢甚至过缓,严重者会导致心脏停跳;由于体内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降低了血脂的利用率,导致血脂升高,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升高冠心病发病风险。
另外,甲减时,会有一种黏液蛋白在全身各处沉积,不仅会引起四肢或颜面部的水肿,也会引起心脏的水肿,并且导致心包(就是心脏的外衣)积液,限制心脏的跳动,最终也会导致心力衰竭。
甲减患病率随年龄而增长。女性患者比男性高8~10倍。
有这些症状要重视
1.头发变稀
头发变脆,容易折断或脱落是甲减症状之一。甲状腺激素偏低也会扰乱头发生长周期,使很多发囊(包括眉毛)进入“休眠”阶段,结果导致头发脱落。甲亢也会导致头发变稀。
2.嗓子沙哑
嗓子沙哑或喉咙出现肿块可能是甲状腺出了问题。可以自我检查脖颈是否粗大,是否发生甲状腺肿大。发现异常,及时就医。
3.食欲大增,味觉改变
甲亢会导致食欲大增,总感觉饿。但是由于身体消耗热量多的缘故,甲亢患者并不会发胖。另一方面,甲减则容易导致味觉和嗅觉异常。
4.肌肉疼痛
脚趾、手臂、双腿、脚部或手部莫名其妙地突然发生刺痛、麻木或疼痛,可能是甲减在捣鬼。其原因是甲状腺激素水平持续偏低容易导致大脑和脊椎传递信息的神经受损。
5.皮肤干燥
皮肤干燥瘙痒是甲减的又一症状。甲减导致的代谢缓慢会导致皮肤组织及表皮湿度降低,皮肤干燥。由于同样的原因,指甲也开始变脆,出现纹线。
6.便秘腹泻
甲减会造成消化过程减缓,容易导致便秘。而甲亢则容易导致腹泻。
7.性趣大减
性趣减退或消失可能是甲状腺疾病的副作用之一。甲减会导致性欲降低,甲减导致的乏力、身体疼痛等也会影响到性生活。
8.月经紊乱
女性月经周期长、经血多及痛经多发也可能与甲减有关。而甲亢也会导致月经周期紊乱,经期短,经血少,两次月经之间时间更长。
10.体温失调
甲减容易导致身上发冷。原因是甲状腺激素偏低会导致能量被细胞消耗掉,身体能量低,畏寒肢冷。相反,甲亢患者体内产生能量的细胞过于活跃,容易导致身体发热或异常出汗。
11.疲惫乏力
感觉疲劳浑身没劲与很多疾病有关,也是甲减的头号症状。经过一夜睡眠后,早晨起床感觉累,或者全天提不起精神,可能是甲减。
12.睡眠紊乱
嗜睡是甲减的症状之一。甲状腺激素低会引起身体各项功能无法正常运转,导致浑身没劲,总是瞌睡。另一方面,甲亢容易导致焦虑和心率增快,入睡困难或失眠。
13.紧张焦虑
焦虑和“感觉异常”可能是甲亢的症状。甲状腺激素过量分泌会导致人体交感神经系统“亢奋”,让人难以放松。
14.情绪低落
极度抑郁或悲伤也是甲减一大症状。原因是甲状腺激素太少会影响大脑中“欣快激素”——血清素的分泌。
如何预防?
第一、积极锻炼身体,提高抗病能力。尽量避免头颈部X线照射,避免暴露在各种强辐射下。
第二、保持乐观心态、心情舒畅,减轻各种压力。
第三、要合理饮食,无须额外补碘。不要陷入“发现脖子大就多吃海带”的误区,是否需要补碘,一定要听医生的建议。
第四、要经常自查,如果发现颈部甲状腺区增大或者触及包块,及时就诊。
下期预告
--END--
供稿:陈丹
审稿:尤红梅
编辑:魏雪怡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