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2015长城会nbsp杨杰孚教

讲者:北京医院杨杰孚教授

整理:张莉涓

一、药物治疗

过去10年心衰治疗的进展

心衰治疗目前的困境

对于心衰患者,针对神经内分泌阻断剂能改善患者的预后有限,充分的药物及器械治疗后,心衰患者的死亡率仍然很高。几项大型临床实验如Astronaut、Altitude研究等,提示阿利吉仑对心衰患者无效甚至有害,也提示目前神经内分泌治疗局限性;此外,舒张性心力衰竭(HFpEF)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未来心衰的治疗,期待能从更好的药物问世、更好的非药物治疗应用于临床以及细胞和基因治疗等几个方面进行尝试。

细胞及基因治疗

原理

细胞再生治疗

替代功能永久丧失心肌组织

基因或靶向治疗

改善受损心肌组织功能不全

药物基因组学

个体化精确化指导临床用药

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ARNI)LCZ是一种新型药物,可同时抑制脑啡肽酶,阻断AT1-受体,LCZ是一个盐复合物,含有2个活性阴离子,摩尔比1:1。

PARADIGM-HF研究旨在研究ARB-脑啡钠肽抑制剂LCZ在治疗HFrEF患者时是否优于依那普利的标准治疗。纳入了名NYHA分级为2~4级的心衰患者,LCZ组患者例,每天给予LCZmg,2次/日;依那普利组患者例,每次给予依那普利10mg,2次/日。纳入标准为LVEF≤35%,血利钠肽水平升高以及至少使用相当于10mg/d的依那普利的ACEI/ARB类药物治疗4周。患者可能需要使用β受体阻滞剂或醛固酮抑制剂。研究终点是心血管死亡或心衰入院。

研究结果显示,LCZ与依那普利比较,显著降低一级终点即心血管死亡及心衰再住院;亚组分析的各项指标如死亡率、再住院及相关心血管事件,LCZ显著优于依那普利。

该研究还发现,LCZ比依那普利在以下方面疗效更佳:能降低心血管死亡风险达20%,降低心衰住院风险达21%,降低全因心衰住院风险达21%,逐步改善症状和体力活动限制。LCZ比依那普利在以下方面耐受性更好:引起咳嗽、高钾血症或肾脏损害更少,因不良事件而终止研究的可能更低,发生更多低血压,但未增加研究的中止数量,不可能引起严重的血管性水肿。

二、细胞及基因治疗

1、干细胞治疗

近几十年细胞治疗有三大转变,分别是治疗细胞由胚胎干细胞向成体干细胞、祖细胞转变,由第一代治疗细胞向第二代治疗细胞转变;细胞治疗







































白癜风患者的饮食要求
北京能治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cdncw.com/xlsjyy/1031.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