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从医30多年
最多的时候一天主刀完成7台心脏大血管手术
中国心脏外科临床领域最高奖“金刀奖”
中国医师行业最高奖“中国医师奖”
于他,不仅是一种荣誉,更是一份肯定
他就是……
浙大好医生
浙江大医院心胸外科主任
倪一鸣
近日,我科倪一鸣教授做客浙江之声FM.6《大医生来了》栏目,为广大听众朋友科普心血管疾病的基础知识。除了我们常见的心外科疾病,心脏移植也是倪一鸣团队的优势项目,自从年进行第一例心脏移植以来,倪一鸣团队一直保持着心脏移植的高存活率。另外心脏瓣膜置换手术难度大,但却是倪金刀的拿手绝活,技术娴熟,是圈内公认的顶尖高手。
一份责任,源于理解
当自己的亲人变成自己的患者时,他对自己的角色定位是非常复杂的。现在再说起来这些惊险的时刻,倪主任都有些后怕,庆幸当时手术的顺利进行,出现的状况他还都能应对。不过毕竟是自己的亲人,倪主任也担心自己会受到影响,因此他在做手术之前也交代了同事“万一我不行了,你们上……”
始终忙碌在一线的倪主任,感谢家人对他的理解。30多年来,“和家人共进晚餐”变成了小小的奢望,“自己回家吃小锅饭”成了一种常态。
这份责任和担当的背后,却是母亲对他的影响和启迪。“我母亲也是一名医生,非常勤奋敬业。我记得我小时候,经常三更半夜有病人来找她,她从来都没有婉拒过……母亲的职业精神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的从医之路……”
大医,从不需要任何修饰,回归本真便是最好!
“之前有传言说:“做心脏搭桥手术长时间卧床休息,尽量少活动会让手术失去价值”
”正确
倪主任介绍,得冠心病的一般都是高龄患者,高龄患者做了手术之后如果长时间不动,他的身体各项机能在退化,可能呼吸道并发症都会出来,会引发更多问题。而且对于冠脉来说,血液快速流通才不容易再形成血栓。而长时间卧床休息,不活动,恰恰会降低血液流动的速度。鼓励患者循序渐进地活动,在恢复过程中要做好二级预防,要降低危险因素,比如“三高”、体重、药物等,都要控制好。
Q:倪医生你好!15年3医院做了微创人工瓣膜置换手术,现在很好,想咨询我妈现在能不能喝酒,谢谢你!
A:根据你描述的这个情况,做微创手术的患者一般都是年轻患者,因为伤口比较小,比较美观。年轻的患者我们一般会换人工机械瓣膜,这种手术后一般常吃华法令抗凝药。这种抗凝药容易受到干扰,而且这种药根据每个人不同的病情,吃的剂量也不一样。喝酒对这个抗凝药是有干扰的。不是说不能喝,而是要规律地喝酒,比如每天就喝一两。这个习惯固定下来之后,医生就会根据身体的变化,来调整华法令抗凝药的剂量。主要是要形成规律的生活方式。
Q:您好,09年我室间隔缺损在浙一心胸外科做了修补术,一直都很好,16年感觉有不适,做心超发现修补部位血管变薄了,现在也是偶尔有不适感,医生这样严重吗?怎么办呢?
A:这个是正常现象,不用过于担心。补上去的部位就是比较薄的。一般前期容易撕开。现在已经这么久了,没什么太大问题。
Q:感染性心内膜炎需要动手术吗?
A: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感染性心内膜炎就是细菌跑到心脏里去,感染了。它会造成很多问题。第一心脏里面有细菌;第二它会使瓣膜烂掉,瓣膜相当于心脏里面控制血流方向的阀门,如果烂掉了,血就倒流了,就会造成瓣膜关闭不全。第三个比较大的威胁是,细菌团块和血液的纤维素长成一团,碎了掉下来,掉到哪里就会把哪里的血管堵塞。
治疗感染性心内膜炎,首先要规范治疗。药物的选择、治疗的时间以及疗程都非常有讲究。至于是否要动手术要看治疗之后的效果,如果瓣膜坏了就需要动手术。
动手术还要讲究时机,在感染的情况下动手术,细菌跑到人造瓣膜上去,那就控制不住了。如果太迟动手术,病人也会因为瓣膜受损,有心力衰竭、猝死的危险。
记住一点:在不动手术不行的情况下,一定要做手术!心力衰竭、反复栓塞、细菌感染控制不住的情况下,就一定要赶紧做手术了。
浙大一院心胸外科倪一鸣主任每周三上午坐诊噢,有需要的朋友记得提前挂号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