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颤可使脑卒中风险增5倍,发现后应尽早治

  采访专家: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刘旭教授

  70岁老王,晨练时突然间昏迷跌倒摔伤,被送到医院检查后发现,原来他有房颤病史。

  刘旭教授介绍说,在房颤发作时,心房频率高达次/分,这么高频率的心房跳动对正常窦房结的功能有严重的抑制作用,当房颤停止时,如果受到抑制的窦房结功能也未及时恢复,心脏就处于一种停跳状态,从而导致大脑缺血,造成晕倒摔伤。

  

  房颤会使脑卒中风险增加5倍

  70岁的老王平常一直晨练,前不久一天早晨,他像往常一样出门晨练,没多久突然出现晕倒,导致2根肋骨骨折,2个牙齿摔掉,医院治疗,医生检查后发现老王有房颤病史,是房颤导致患者的摔伤。

  刘旭教授说,房颤是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

  房颤带给人最初最直接的影响,是发作时的心慌、胸闷、头晕、疲乏,极大影响生活质量。随着年龄增长,房颤的发生率不断增加,75岁以上人群可达10%。

  

  我国目前约有万人罹患房颤,房颤可使脑卒中风险增加5倍,且房颤所致脑卒中具有高致残率、高病死率及高复发率的特点。

  “拖”字使不得,缓病需早治

  刘旭教授表示,房颤分三个阶段:阵发性房颤(早期阶段)、持续性房颤(中期阶段)及慢性房颤(晚期阶段)。

  房颤治疗越早,其成功率越高。他曾经遇到过一名长期的房颤患者,每次房颤发作时都忍着不去就医,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患者开始感到了明显的心悸、心慌,平时都无法平卧,到医院后发现此时早已不再是单纯的房颤,还合并患有了心力衰竭,治疗的效果也没有早期那么好了。

  

  刘旭教授介绍,房颤的发展规律是从阵发性房颤逐步过渡为持续性房颤的,持续性房颤是该疾病的相对中晚期,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增加,而服用药物往往无法阻止房颤病变的恶化,关键还耽误了最佳治疗窗口期,所以,“拖”字诀在房颤治疗上绝对使不得。

  治疗房颤可选择“导管消融术”

  “目前,国内针对房颤的治疗有药物治疗和导管消融两种方式,心内科医生普遍采用的是导管消融术,通过对病灶的控制和肺静脉电隔离来治疗房颤已经成为房颤治疗的首选方案,且结合压力监测技术、腔内超声技术、以及高精密度标测技术,使手术成功率有了极大的突破,成功率高达88%以上。”刘旭教授说。

 









































北京有专治白癜风的医院
北京著名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cdncw.com/xlsjys/91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