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驾到,滦县人民医院提醒您警惕以下疾病

小暑驾到,天气闷热潮湿。在高温频频侵袭下人体容易诱发多种疾病。尤其是对于皮肤体质过敏人而言,小暑病菌滋生容易诱发皮肤病。其次,小暑节气饮食不规律,喜好吃冰凉食物也会造成脾胃病的发生。

盛夏来临,小编得提醒您在高温天气中,人们最应警惕的便是心力衰竭。那么小暑节气该如何预防疾病呢?小暑节气养生做那些防范措施呢?不妨看看下文了解一番吧。

警惕6种皮肤病

丘疹性荨麻疹

夏季最常见的皮肤问题就是丘疹性荨麻疹,成年人也经常会有,但孩子是高发人群。出去散步游玩时,特别是到野外或者农村地区,容易被螨虫或是蚊虫叮咬而发生丘疹性荨麻疹。表现为绿豆至花生米大小略带纺锤形的红色风团样损害,顶端常有小水疱,多发于躯干、四肢,可成片或散在,瘙痒明显。另外,现在正值换季,有些衣服从箱子里翻出来时没有晒就穿在身上,或者与宠物亲密接触,都有被螨虫叮咬的可能。

预防:家长们应该及时除螨,家中衣物被褥凉席等在使用前要放在太阳下暴晒,避免让孩子接触宠物,到野外时最好穿长袖衣裤。如果不慎被蚊虫叮咬,轻者在局部外涂炉甘石洗剂便可,重者除了局部用药外,还需口服抗过敏的药物,最好是看皮肤科医生,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湿疹

夏季潮湿、闷热,湿疹也十分常见。很多老病号,一到这个季节就复发。湿疹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任何部位任何季节。早期主要表现为红斑或红疹子,有瘙痒感,随着时间会逐渐发展为出水、渗出、结痂等症状。它发作时奇痒难耐,而且气温越高越痒。   

预防:首先应保持工作、生活环境的湿度不要过高,如果湿度过高,可通过抽湿机进行抽湿,减少致敏物和霉菌的产生。其次是如果没有从事剧烈运动或者重体力劳动,人们一般用温水洗澡便可,不要过于频繁地使用洗护用品,减少致敏可能。另外,湿疹跟水湿代谢有关,脾胃功能差的人水湿代谢失常,所以这部分人出现湿疹的概率较高,因此建议少吃寒凉、辛辣刺激和腥发之物,可以吃些薏仁、冬瓜、红小豆等具有清利湿热作用的食物。

真菌感染性疾病

湿热天气下,另一种常见的皮肤问题是真菌感染皮肤所致的皮肤疾病,如足癣、花斑癣。皮肤癣菌喜热喜湿,而夏季天气炎热出汗多,故皮肤癣经常于出汗较多处发生,且容易复发。   

足癣常见皮肤发白浸渍或水疱,一般夏重冬轻,以男性较为常见。长期不愈的指间糜烂往往会继发链球菌感染而形成丹毒,是下肢丹毒的常见病因。

花斑癣,则是胸口、背部出现褐色、淡红色或颜色混杂共存的汗斑。与足癣真菌不同的是,引起花斑癣的真菌是嗜脂性的,以皮脂作为培养基,主要分布在胸、背等皮脂分泌旺盛的地方,因此青壮年多发。   

预防:平时环境应通风透气,保持皮肤干爽清洁,沐浴或出汗后及时擦干身体,特别是洗完手脚要擦干手指缝和脚趾缝里的水,穿透气性好的鞋、袜。在家休息的时候尽量让自己的脚长时间裸露在空气中,最好不要穿鞋子。

日晒伤

夏季阳光猛烈,皮肤长时间过度暴露于紫外线的照射中往往会发生日晒伤。表现为日晒后3-6小时于日晒部位出现红斑,严重的日晒伤患者甚至会出现头昏、恶心、皮肤起水疱、高烧,与中暑之后的症状很相似。

预防:外出时,建议撑伞、戴宽边帽、穿长袖衣衫,外出前15分钟在暴露部位的皮肤上涂防晒霜。尽量减少户外活动时间,避免在日光照射最强的时间(上午10时至下午3时)在室外工作和活动。饮食方面应多吃新鲜果蔬,适量补充维生素C和维生素B12以减少紫外线危害,促进黑色素消退。

光敏性皮炎

光敏性皮炎是一类与光照有关的皮炎损害。有些化学物质、药物、食物等经口服或局部接触后再经光照,可使局部组织释出溶酶,导致皮损。通常是在人体接触日晒后的一到两天时间内发病,皮疹多见于面部、颈部、手背以及上肢,主要表现为小丘疹、小水疱、红斑等,自觉瘙痒,严重时一些非光照部位也可引起皮疹,不疼痛,瘙痒异常,消失很慢,如果不积极治疗,还可以形成慢性光敏性皮肤病。

除了我们较为熟知的香菜、苋菜等可引起光敏性皮炎的食物外,有些降压药、降糖药里因为含有光敏成分,也可导致光敏性皮炎的发生。因此一些中老年人,如果长期服用降压药、降糖药,同时出现红斑、丘疹、脱屑等皮肤问题,夏天会更加严重,就要考虑是否是药物引起的光敏性皮炎。   

预防:最重要和最有效的防治方法是避免日晒,如果出现光敏反应,医院的皮肤科就诊,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一些抗过敏性药物,或调整用药。

痱子

痱子是夏天最多见的皮肤急性炎症。是由汗孔阻塞引起的,分为白痱、红痱和脓痱3种。多长在人的脖子、胸背和肘窝等部位,小孩可发生在头部、前额等处。痱子初起时是针尖大小的红色斑疹,接着出现成群红色小丘疹或小水疱,有瘙痒或烧灼感。常成批发生,在天气转凉后数天内就会很快消退。

预防:勤洗澡,保持皮肤干燥。平时加强室内通风散热,注意皮肤清洁,勤洗澡,保持皮肤干燥,特别是颈部、腋下等皱褶部位。清洗后扑撒痱子粉可预防痱子发生。

警惕脾胃病

进入小暑以后,天气逐渐炎热。进入夏季以后,多爱食生冷寒凉,爱喝啤酒、碳酸饮料等消暑解凉,更容易随天气变化而食欲不振或急食暴饮,殊不知这些不良饮食习惯容易导致多种脾胃疾病。

饮食过饥与过饱都会引起身体不适。过饥会导致正气虚弱,抵抗力下降,继而引起其他疾病;过饱会导致饮食阻滞,出现腹胀、泛酸、厌食、吐泻等食伤脾胃的疾病。所以即使在大饥大渴的时候也要缓缓进食,食欲不振时不能完全不吃,但也不能过分强食。

警惕患心衰

小暑之际,炎热的伏天下,人体内的血流加快,心脏负荷大,所以保持心情的平静与愉乐便显得极其重要。在高温天气中,人们最应警惕的便是心力衰竭。高温天气一定要养好自己的“心”。据有关专家介绍说,心衰通常是由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心血管疾病引起的。进入高温天气,由于心脏排血量明显下降,各脏器的供氧能力明显减低,不少“内心脆弱”者就会引发心衰,患者最初可表现为活动后气短;此后,随着病情的加重,对活动的耐受力也越来越差;到晚期,病人只能卧床休息。此外,患者还可能出现易疲劳、食欲减退等症状。所以说,进入高温天气一定要注意养“心”。

要想预防心力衰竭,平时就要养成好的生活习惯。要戒烟、少喝酒、适当控制体重、改善饮食习惯。对已确诊为心衰的病人,除应坚持药物的终身治疗外,病人的行为和生活方式需要做一系列的调整和改变,比如,饮食要低盐、控制水分的摄人、进食不可过饱,多食富含维生素、矿物质的食品,多吃蔬菜以及适当运动,并保证充足的睡眠。

文字部分来源:山东卫生计生、天气网

赞赏

长按







































北京有没有好的白癜风医院
白癜风治疗医院的专家



转载请注明:http://www.cdncw.com/xlsjys/775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