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生气情绪波动大,会增加猝死风险医生终

去年以来,多起年轻人猝死的新闻引发社会各界的      回顾近几年的新闻,“猝死”在年轻人群体中,已经成为并不鲜见的话题。   据国家心血管中心统计,我国每年心源性猝死者高达55万,而在心源性猝死的人群中,43%是18岁-39岁的中青年人,超过90%医院,就会死亡。   高强度高压力高度紧张、持续过劳的工作状态,正是年轻人猝死的重要诱因之一。今天,我们想和大家聊聊,“猝死”与心理状态是否存在某些关联?

一、心理状态会影响猝死概率吗?

在拼多多员工猝死的热搜中,有这样一条帖子:

“想起没离职前的自己,情绪失调,肠胃剧痛,感觉无法呼吸”。当代打工人,“自诩”社畜,透支着身体的健康,在高强度的工作压力下,一些人逐渐出现了大大小小的问题。有研究者对例心源性猝死的诱因进行分析后发现,精神刺激和过度劳累的死因占比超过50%。这也就是说,除了过度劳累、经常熬夜等生理因素,精神及情绪上的刺激,比如长期的高负荷工作,精神紧张,超负荷运转,过度的兴奋和悲伤等都可能成为心源性猝死的诱因。精神上的崩坏,情绪上的无处发泄,一旦心理压力达到极限,反应在身体上,呈现的就是一种崩溃式的表现,就像一根弹簧,拉到极限直接断掉。当心理疾病诱发生理疾病,则有可能会间接导致猝死发生。

二、如何预防心源性猝死?

心源性猝死是指,由于心脏原因如心力衰竭或心律失常等引起的,在短时间内发生的自然死亡的一种病症。

通常,在心源性猝死发生时,4分钟便可造成脑死亡,而最佳的抢救时间,却仅有4-6分钟,如果超过8分钟,救护的成功率则只有5%。关于预防心源性猝死,我们为大家提供了以下几点建议:

1

避免熬夜,调整作息

熬夜可能会让人易怒、注意力不集中,并吃下更多的高热量食物。有心理学家认为,睡眠具有恢复功能,使工作了一天的大脑和身体得到休息、休整和恢复。而长期的睡眠不足,就容易导致身体机能得不到恢复,引发抑郁、焦虑、精神紧张等情绪问题。流行病学研究也证实失眠障碍患者中,抑郁症的患病率比非失眠障碍患者高出3-4倍。

2




转载请注明:http://www.cdncw.com/xlsjys/1578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