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CIHFC徐琳教授心衰合并

在中国国际心力衰竭大会(CIHFC)暨中国医师协会心力衰竭专业委员会年会上,来自首都医科医院的徐琳教授为我们带来了“心衰合并房颤的抗凝治疗”的精彩报告。

一、心衰合并房颤血栓风险增加

心衰的血栓形成机制

心衰和房颤

心衰合并房颤

栓塞(卒中占80%,外周血栓栓塞占20%)

Framingham研究

◆非瓣膜病房颤卒中率是普通人群的5.6倍

◆瓣膜病房颤卒中率是普通人群的17.6倍、非瓣膜病房颤的5倍

◆年卒中率平均5%,80-89岁为23.5%

◆约2/3外周栓塞在下肢血管,上肢占15%,肾动脉、内脏血管占15%

有症状脑栓塞——冰山一角

二、评估栓塞和出血风险

抗凝治疗原则-平衡获益与风险

卒中评分与出血评分

评估抗凝治疗的风险和获益

三、心衰合并房颤长期抗凝

房颤的抗凝

[1]

心衰的抗凝

[2]

高血压,糖尿病,卒中/TIA,≥75岁

ESC指南推荐

ACS12月或其他动脉疾病,单用抗凝药,不推荐合用抗血小板药物

ACS和介入治疗后抗凝治疗

抗凝药物的选择

?华法林

?监测INR2.0~3.0

?60%

?我国专家建议:>70岁房颤INR目标范围为1.6~2.5

?NOAC

?达比加群

?阿哌沙班

?利伐沙班

?监测肝肾功能

华法林过量的处理

NOAC建议

出血的处理

PPC:凝血酶原复合物FFP新鲜冰冻血浆

参考文献

[1]ESC房颤指南

[2]ACCF/AHA心力衰竭管理指南

专家简介

徐琳

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年毕业于首都医科大学医疗系,年获心血管内科专业硕士学位,年获得心血管内科博士学位。自年医院心脏中心从事临床工作,对心内科常见病、多发病有丰富的临床诊断和治疗经验,擅长冠心病、高血压、心力衰竭、高脂血症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发表专业论文二十余篇。有关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心功能与β受体及自身抗体的研究获得中华医学会专项基金资助。承担首都医科大学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授课工作。参加编写《急性冠脉综合症基础与临床》,参与的《急性心肌梗塞溶栓治疗临床系列研究及其全国推广应用》。

欢迎投稿

投稿邮箱:post

chinahf.org

联系-

↓↓↓↓↓点下方“阅读原文”







































白癜风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治疗白癫什么医院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cdncw.com/xlsjys/1008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