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心力衰竭是由于心脏的收缩功能和或舒张功能发生障碍,不能将静脉回心血量充分排出心脏,导致静脉系统血液淤积,动脉系统血液灌注不足,从而引起心脏循环障碍症候群,此种障碍症候群集中表现为肺淤血、腔静脉淤血。来源:梅斯医学心力衰竭并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而是心脏疾病发展的终末阶段。这里梅斯小编整理了近期关于心衰的重要研究进展与大家一同分享。Circ-HeartFail:心内压力测量值可作为慢性心衰患者死亡率的预测因素近日,心血管领域权威期刊Circ-HeartFail上发表了一篇研究文章,该研究旨在探讨从植入式血流动力学监测获得的基础肺动脉舒张压(ePAD)估计值以及从基础水平的ePAD变化值能否作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全因死亡率的独立预测因素。研究结果发现在死亡或退出研究前天的压力-时间曲线下面积与死亡率相关。基线ePAD,独立于其他因素,是一个重要的死亡率预测因子。ePAD变化值是死亡率的独立预测因子。ePAD值从基线到6个月增加3、4或5mmHg死亡率风险就分别增加23.8%、32.9%或42.8%。从基线到死亡或退出研究前14天的ePAD变化值在死亡患者中更高。与在研究结束时仍然存活的患者相比,死亡或退出研究前天的压力-时间曲线下面积更高。由此可见,植入式血流动力学监测得到的基线ePAD和从基线水平的ePAD变化值可以作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死亡率的独立预测因子。(文章详见——Circ-HeartFail:心内压力测量值可作为慢性心衰患者死亡率的预测因素)Circulation:射血分数降低的心衰该不该进行高强度间歇训练?近日,心血管领域权威杂志Circulation上发表了一篇研究文章,在这个多中心临床试验中,研究人员比较了12周监督的HIIT、MCT或者推荐的常规锻炼(RRE)的效果。研究结果显示,各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缺血性病因或治疗药物上没有显着差异。从基线到12周,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变化在HIIT组和MCT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45;相比于RRE,HIIT组和MCT组各自的变化值为-2.8mm和-1.2mm。研究者发现峰值摄氧量在HIIT组和MCT组之间也没有差异,P=0.70,但均优于RRE。然而,在随访52周后这些变化不复存在。在监督干预和随访52周期间各组严重不良事件均无统计学差异。训练记录显示在监督的HIIT组患者中有51%的患者运动量少于规定目标值,而MCT组80%以上的患者运动量少于规定目标值。(文章详见——Circulation:射血分数降低的心衰该不该进行高强度间歇训练?)Circulation-HeartFailure:射血分数降低的心衰患者药物治疗效果三十年证据汇总!近日,心血管领域权威杂志Circulation:HeartFailure上发表了一篇荟萃分析文章,发现采用ACEI、ARB、BB、MRA、ARNI及其组合治疗比安慰剂能更好地降低全因死亡率,除了ARB单药治疗和ARB加ACEI治疗外。联合ARNI+BB+MRA可以最大程度地降低患者死亡率。网络荟萃分析的随机效应表明,联合ACEI+BB+MRA相比于安慰剂组可减少56%病死率;相比于安慰剂组,联合ARNI+BB+MRA可以最大程度地降低全因死亡率。没有考虑背景治疗的敏感性分析建议ARNI单药治疗比ACEI或ARB单药治疗更有效果。(文章详见——Circulation-HeartFailure:射血分数降低的心衰患者药物治疗效果三十年证据汇总!)BMJ:没有心衰的稳定型冠心病患者接受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剂治疗疗效如何?最近,顶级杂志BMJ上发表了一篇荟萃分析文章,研究者旨在对没有心脏衰竭的冠状动脉疾病的患者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剂治疗相比于阳性对照和安慰剂的疗效评估。结果发现,相比于安慰剂组,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剂可以降低全因死亡率、心血管死亡率、心肌梗死、卒中、心绞痛、心力衰竭、血管重建的风险;但与阳性对照组比不存在风险降低。贝叶斯Meta回归分析表明,在全因死亡率和心血管疾病死亡率方面,相比于安慰剂,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剂的疗效依赖于对照组事件发生率,如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剂在高对照事件发生率的试验中是唯一有益的治疗,而在那些低对照事件发生率的试验中不存在这一效应。在没有心衰的稳定型冠心病患者中,只有与安慰剂,而不与阳性对照相比时,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剂才可以降低心血管事件和死亡。即使在安慰剂对照的试验中,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剂的获益主要是在高对照事件发生率的试验中,而在低对照事件发生率的试验中也不存在。证据不支持在其他阳性对照药物存在的情况下优先选择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剂。(文章详见——BMJ:没有心衰的稳定型冠心病患者接受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剂治疗疗效如何?)Circulation:心脏移植对终末期心衰儿童功能状态的影响近日,心血管领域权威杂志Circulation上发表了一篇研究文章,研究人员试图描述接受HT至少一年的幸存儿童的FS,并且进一步评估HT对儿童FS的影响,并确定与HT后异常FS的相关因素。该研究共纳入了名符合研究标准的儿童。在1年的评估中,64%的儿童可以“完全自由活动/无限制”(FSS=10),21%的儿童有“对繁重的活动有较小的受限”(FSS=9),15%的儿童得分低于9。相比于等待HT儿童的FS,91%的HT后1年儿童FS有所增加,而9%的HT后1年儿童FS下降或不变。逐步回归分析选择了以下变量与HT后1年异常FS之间存在相关性:年龄≥18年、非洲裔美国人、在HT时运用正性肌力药支持、HT住院、HT时长期使用类固醇治疗以及治疗早期急性排斥反应。在美国HT后至少存活一年的儿童中,对于大多数患者而言其FS良好,HT与大多数孩子FS大幅改善相关。早期排斥反应、较大的年龄、非洲裔美国人、长期类固醇的使用、HT时血流动力学支持和HT住院与HT后异常FS相关。(文章详见——Circulation:心脏移植对终末期心衰儿童功能状态的影响)NEJM:两种左心室辅助装置在心衰患者中应用的比较近期,一项发表在权威杂志NEJM上的研究比较了新型LVAD设计(小型心包离心流装置)与现有技术(市售的轴流装置)在不符合心脏移植的晚期心力衰竭患者中的效果,发现小型心包内离心流LVAD在无致残性卒中生存或无器械移除故障的生存方面不劣于轴向流动LVAD。研究结果显示:意向治疗群体包括分配给研究组装置的个受试者和分配给对照组装置的个受试者。研究组例患者和对照组85例患者达到主要终点。因装置故障或装置失用而需要进行置换的患者在对照组中明显高于研究组(16.2%对8.8%),但是研究组中更多的患者发生中风(29.7%对12.1%)。生活质量和功能能力的提高在两组患者中相似。(文章详见——NEJM:两种左心室辅助装置在心衰患者中应用的比较)Chest:急性心衰患者急诊该不该使用吗啡?近日,呼吸疾病领域权威杂志Chest杂志上发表了一篇研究文章,研究人员旨在明确急诊急性心力衰竭(AHF)患者短期死亡率和静脉使用吗啡之间的相关性。研究人员纳入了在年至年期间在34家西班牙急诊室就诊的AH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受试者根据急诊留观期间有无使用吗啡被分为有或无静脉吗啡治疗(M和WOM组)。研究人员通过倾向评分以1:1比例来匹配M和WOM组46种不同的流行病学、基础、临床和治疗因素。研究人员调查了接受吗啡患者30天死亡率的独立危险因素。该研究共纳入了例患者:例进入M组,例进入WOM组。总体而言,例患者在30天内死亡。倾向评分匹配后,各组包括例配对患者。M组的患者30天病死率更高,这与血糖直接相关,并与到达急诊时基础Barthel指数与收缩压呈负相关。死亡率在每一个中间时间点有所增加,尽管最大的风险是在最短的时间内。住院死亡率没有增加,并且组间LOS也没有差异。(文章详见——Chest:急性心衰患者急诊该不该使用吗啡?)BMJ:社区获得性肺炎与心衰的相关性社区获得性肺炎是与高发病率和死亡率相关的常见疾病,不考虑年龄。此病是美国第七大主要死因。年2月,发表在《BMJ》的一项由加拿大科学家进行的10年随访的前瞻性对照研究考察了社会获得性肺炎后心衰风险。研究前瞻性募集名社区获得性肺炎和无心衰史的成年患者,并根据年龄、性别和治疗方式(住院或门诊)与5名无肺炎的成人(对照)或常见心衰的成人(人)进行配对。结果发现,中位9.9年间,11.9%的肺炎患者发生心衰,而对照组为7.4%。与对照相比,65岁或以下的肺炎患者的心衰具有最低的绝对增加,而65岁以上的肺炎患者具有最高的绝对增加。短期(90天)和中期(1年)的结果都是一致的,无论患者住院还是门诊接受治疗,结果也一致。(文章详见——BMJ:社区获得性肺炎与心衰的相关性不可不知)梅斯医学(MedSci_ms)
改善医疗质量
赞赏
长按白癜风治疗的好吗北京权威的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cdncw.com/xlsjcs/77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