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过去的一周
在英林的孩子过得有点艰难
有说来就来的阵雨
淋你一脸
完了根本没体会凉爽的感觉
一下跳入“火坑”——高温季
这高温一旦登场
就奔着夏日小目标进发:
温度更高、升温更快、力度更强
外面的世界是“千里清蒸、万里红烧”
鲜嫩多汁的我们
榨吧
最近天气的写照
小伙伴用了几句话来总结:
早上艳阳高照中午闷热难受下午天色阴沉傍晚狂风大作接着暴雨来袭明天周而复始
中央气象台7月10日06时继续发布高温黄色预警:
预计,j今日白天,华北中南部、黄淮西部、西北地区东部、内蒙古西部、甘肃北部、新疆北疆南部和南疆盆地、四川盆地西部、重庆北部以及浙江、福建、海南等地有35℃以上的高温天气。
其中,河北中南部、内蒙古西部、甘肃北部、宁夏中北部、山西西南部、陕西关中地区、浙江东部、福建东部以及新疆南疆盆地等地的部分地区最高气温可达37~39℃,局地可超过40℃。
来看泉州天气预报:
先看福建整体的
未来几天,泉州以多云天气为主(解不了暑的云...)
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泉州市昨天白天依旧闷热,市区最高气温达到了32.1℃,山区不少地方接近35℃,午后山区部分乡镇出现了雷雨天气,局部地区伴有强雷暴、短时强降水等强对流天气。
泉州气象台预计,今天泉州市依然会以晴热天气为主,午后山区部分乡镇会有阵雨或雷雨天气。其中南安、安溪的局部乡镇还可能会出现35℃以上的高温天气。本周阵雨天气将会有所收敛,局部地区偶有分散性雷阵雨,雨量总体不大。受副高控制,本周全市以多云到晴天气为主,高温天气仍将持续。相较上周,气候将更为炎热,整体气温将有1℃—2℃的上升。其中10日至13日,全市温度26℃—33℃左右;14日至15日,市区最高温度将突破34℃,局部最高气温可达35℃以上。
晋江从今天起到7月16日的天气预报
△晋江7天天气预报
上周已经入“小暑”节气,但古话说: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所以真正酷热难耐的日子还在后头......
掐指一算,今年的三伏天也将在这周到来。7月12日交“初伏”,7月22日交“中伏”,8月11日交“末伏”,8月21日“出伏”。今年“三伏”40天。
年7月12日至年7月21日为初伏;
年7月22日至年8月10日为中伏;
年8月11日至年8月20日为末伏。
你
准备好迎接酷暑了吗?
小编为大家准备了一份最全防暑降温指南,赶快转给亲朋好友吧!
小贴士:
这么热的天气,为了避免中暑,不少市民都会带上些消暑药。其中藿香正气水,成为了大家预防与治疗中暑的必备药。
这几天,一则"温馨提示"在朋友圈里疯传——
最近各地区高温持续,很多中暑人群、大家可能忽略了一致命细节,千万记住藿香正气不能与头孢一起吃,产生剧毒性,医生说,藿香正气水和头孢一起服用,会马上丧命。科普知识!传播也是一种美德!也能救人一命!
寥寥几十个字,却让很多人都警惕起来。
这是真的吗?
▲朋友圈截图
01
藿香水和头孢同食发生双硫仑样反应
“表述虽然不严谨,但是藿香正气水真的不能和头孢一起吃。”医院中药房临床中药师徐良辉说。
藿香正气制剂具有解表化湿,理气和中的作用。用于外感风寒、内伤湿滞或夏伤暑湿所致的感冒,症见头痛昏重、胸膈痞闷、脘腹胀痛、呕吐泄泻。临床上,藿香正气制剂常用于胃肠型感冒,中暑的防治。
目前,市面上除了藿香正气水,还有口服液、软胶囊、滴丸剂。
然而,所有制剂中只有藿香正气水中含有40~50%乙醇(俗称酒精)。而藿香正气水与头孢同时服用引起的双硫仑样反应,正是酒精在其中起了作用。
徐良辉解释,在服用头孢类或甲硝唑等抗菌药物时,即使少量饮酒或饮用含酒精的饮料,都有可能引发头痛、呕吐、心悸、呼吸困难等不良反应,严重者可能出现呼吸抑制、心肌梗死、休克、急性心力衰竭等症状。
这个反应叫戒酒硫样反应,又称双硫仑样反应。
这些抗菌药物的化学结构中含有类似双硫仑的结构成分,其作用与戒酒硫相似。因此,一旦患者在服用含有戒酒硫成分的抗菌药物后饮酒,这种成分就会阻止酒精中的有害物质乙醛氧化代谢为水和二氧化碳,导致人体内乙醛浓度升高,继而发生戒酒硫样反应,出现不适症状。
这就意味着,藿香正气其他不含有酒精的制剂不会与头孢服用引起双硫仑样反应。
02
这些药列入黑名单
防中暑中药可多用
"其实,市民们根本不用惊慌,我们在这边做了介绍和解释,大家在平时生活中多注意就是了。"药学部主任药师李晴宇说。
目前,常用含有乙醇的口服药物有藿香正气水、十滴水、复方甘草口服溶液、左卡尼汀口服溶液、麦角隐亭咖啡因口服液等。外用制剂正骨水、祛伤消肿酊、筋痛消酊、舒筋活络酒、麝香舒活搽剂、麝香祛痛搽剂、消肿止痛酊等,以及说明书提及含有乙醇的药物。
这类药物与头孢类药物都可能会引起双硫仑样反应。
李晴宇提醒,从安全的角度考虑,如果服用了头孢类药物,停药7日内不要饮酒、不要服用含有乙醇的药物,如藿香正气水等,也避免外用含有乙醇的药物;如果服用了含有乙醇的药物,最好等两天后再服用头孢类药物,避免机体出现不适。
倘若不慎发生双硫仑样反应,对于轻度反应患者一般可自行消退,不需特殊处理,停用酒精后症状就会减轻或消失;出现严重中毒反应时,必须立即就医治疗。
事实上,预防中暑的中药还有很多,比较便宜且安全的药物,有风油精、清凉油等外用,注意过敏者、婴儿、孕妇应慎用;口服中药有克痢痧胶囊、金银花露,还可以常备金银花、薄荷、藿香、荷叶、菊花等中药饮片泡茶喝。
领导说了!
你点一个,小编的工资就涨两毛!
泉州晚报社新媒体中心出品
综合:人民日报、泉州晚报、新浪福建、钱江晚报、气象知识、19楼
小编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英林更多资讯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