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不合脚别大意,可能是心衰找上门

心力衰竭是所有心血管疾病最严重的阶段。其临床症状可见呼吸困难,不能平卧,心悸不安,气短乏力,尿少浮肿等症,按“心主身之血肪”可见,心气虚乏,运血无力是心衰发生的中医病根。心衰发展,心肌细胞增厚,心肌间质纤维化,促使心脏扩大和重塑,使心功能恶化。到底患了心衰会有哪些明显表现呢?

1、焦虑。心脏病发作前会有强烈的焦虑或对死亡的恐惧,表现为体会到“即将到来的灾难”。

2、咳嗽。持续咳嗽或喘息,可能是液体积聚在肺部的结果或是心力衰竭的症状。在某些情况下,心力衰竭的人会咳血痰。

3、头晕。心脏病可引起头晕和意识丧失。

4、疲劳。不寻常的疲劳,尤其是女性,持续的疲劳可能是心衰的一个表现。当然,也要排除真正的疲倦或因其他原因引起的疲劳。

5、恶心或食欲不振。有些时候感到胃部不适,可能是心脏病引起的,这样的例子并不少见。与心力衰竭有关的腹部肿胀,还可以影响食欲。

6、身体其他部位的疼痛。许多心脏病发作时,疼痛开始在胸前,并蔓延到肩膀、手臂、肘部、背部、颈部、下巴或腹部。有时并没有胸痛,只是出现这些身体部位的疼痛。疼痛可能并不固定位置。表现在男性身上常为左臂疼痛。女性更多的表现在双臂或肩胛骨之间疼痛。此外,走路(特别是上坡)劳累导致牙痛,是心脏病的一大典型的却经常被忽视。

7、快速或不规则的脉搏。快速或不规则的脉搏,尤其是当伴有乏力、头晕、气短等都可能是心力衰竭或心律失常的证据。不及时治疗,有些心律失常可导致脑卒中、心力衰竭或猝死。

8、呼吸急促。呼吸困难,除了哮喘和阻塞性肺病外,还可能表明心脏病发作或心力衰竭。人们在活动后多少都会感觉气短,但如果休息时或者只是轻微活动一下,就感觉上不来气,说明心脏供血不足导致缺氧,如果同时又有胸痛,心脏病的可能性更大,一定要警惕。

9、出汗。血管堵塞常引起血压下降,血液循环不畅,交感神经兴奋,皮肤血管收缩,出现多汗、皮肤苍白,如果同时有其他症状,要提高警惕。

10、肿胀。心力衰竭可导致液体在体内蓄积。这可能会出现足部踝关节处、腿部或腹部肿胀以及突然的体重增加。常伴有食欲不振。

11、虚弱。心脏病发作前,有些病人会感到原因不明的虚弱。曾有病人这样向医生描述:“感觉没力气,连用手指捏住一张纸都做不了”。

12、鞋不合脚了。脚和脚踝肿胀也是心衰的常见症状。这是由于心衰和肾功能减退导致的液体积聚引起的。一般这个时候,平躺休息一会儿就可以缓解。对于持续肿胀,或者体重莫名增加(24小时内增加1~2公斤),就需要及时就医了。

心衰病人应注意哪些问题?

1、避免诱因,防止复发:大多数心衰病人基本病因不易根除,因此,避免诱因,防止复发很重要。导致复发常见诱因有呼吸道感染、过劳、情绪波动、饮食不当、中断药物、妊娠等。病人应预防受凉感冒,一旦感染,因及时就医;继续适当控制钠盐摄入,忌食刺激性食物,戒烟酒等不良嗜好;保持心情舒畅,避免精神刺激;不可擅自中断药物。

2、适当运动,维持心脏代偿功能:根据心脏病性质、病人体力及心功能状况,进行适当活动,以维持和提高心脏的代偿功能。避免长期不必要的卧床休息,饭后适当活动,保证足够睡眠。活动以不使症状加重为原则,活动量要顺序渐进,量力而行,如散步、打太极、做体操等,待心功能明显好转者并稳定后,方可参加一般体力活动。

3、遵照医嘱按时服药,定期门诊复查:恢复期病人心功能虽然有所改善,但必须用药维持和巩固,要按时服用ACEI、β受体阻滞剂、醛固酮受体拮抗剂等,要根据医嘱的服用量、服用方法以及注意事项等等,要定期门诊复查,如有病情变化,医院就诊。

俞梦越

教授

主任医师

医院心血管内科

出诊时间周一上午、周三上午擅长疾病冠心病介入治疗、高血压、心律失常、心力衰竭

长按







































辽宁治疗白癜风医院
北京看白癜风专科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cdncw.com/xlsjby/937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