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脑血管疾病是全球性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全球每年约有万人死于该疾病。
心力衰竭是由于任何心脏结构或功能异常导致心室充盈或射血能力受损的一组复杂临床综合征,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和乏力,以及液体潴留(肺淤血和外周水肿)。心衰为各种心脏疾病的严重和终末阶段,发病率高,是当今最重要的心血管病之一。中国心力衰竭诊断与治疗指南在年“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治疗指南”和年“急性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阳1的基础上,参考近年来发布的新药物和新技术应用的临床证据,进行了内容更新。其中,生物学标志物包括:①血浆利钠肽[B型利钠肽(BNP)或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测定(I类,A级):可用于因呼吸困难而疑为心衰患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BNP35ng/L,NT-proBNPng/L时不支持慢性心衰诊断,其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低于急性心衰时。利钠肽可用来评估慢性心衰的严重程度和预后(I类,A级)。②心肌损伤标志物:心脏肌钙蛋白(cTn)可用于诊断原发病如AMI,也可以对心衰患者作进一步的危险分层(I类,A级)。③其他生物学标志物:纤维化、炎症、氧化应激、神经激索紊乱及心肌和基质重构的标记物已广泛应用于评价心衰的预后,如反映心肌纤维化的可溶性ST2(Ⅱa类,B级)及半乳糖凝集素一3(Ⅱb类,B级)等指标在慢性心衰的危险分层中可能提供额外信息。
在对预后评估中,新指南推荐BNP/NT-proBNP治疗后较治疗前的基线水平降幅≥30%作为治疗有效的标准,如未达到,即便临床指标有改善,仍应列为疗效不满意,需继续加强治疗包括增加药物种类或提高药物剂量。心衰住院期间BNP和(或)NT-proBNP水平显著升高或居高不降,或降幅30%,均预示再住院和死亡风险增加。其他标志物如可溶性ST2和半乳糖凝集素一3对利钠肽的预后评估作用有一定的补充价值。
白癫疯医院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