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急性心力衰竭的原因与症状
许多临终病人因其原发疾病或疾病处于衰竭期,心肺功能极度衰退,容易发生急性心力衰竭,且以急性左心衰竭最为常见,表现为急性肺水肿、心源性休克或心搏骤停。急性右心衰竭较少见,多由大块肺栓塞所致,表现为急性肺源性心脏病,偶可发生于急性右心室心肌梗死。
急性左心衰竭以肺水肿为主要表现,病人突然出现严重呼吸困难,每分钟呼吸可达30~40次。端坐呼吸,频繁咳嗽,常咯出泡沫痰。发作时心率和脉搏增快,血压在起始时可升高,以后可降至正常或低于正常。两肺可布满湿罗音及哮鸣音。心尖部可听到奔马律,但常被肺部罗音掩盖。急性左心衰竭时由于心脏排血功能降低,心排出量不足,可引起心源性休克。临床上除一般休克的表现外,多伴有心功能不全的表现,有循环淤血和周围血管的收缩。
二、急性心力衰竭的疗护
急性左心衰竭属急症,应迅速、积极地采取有效措施,尽量抢救病人的生命。具体措施如下。
(一)体位 使病人取坐位或半卧位,两腿下垂,减少静脉回心血量。必要时可轮流结扎四肢,以进一步减少静脉回流。
(二)吸氧 予以高流量给氧(可达6~8L/min),必要时可以面罩加压给氧或正压呼吸,但需注意调节,以免影响右心室心搏量导致左心室心搏量减少和血压下降。使用酒精吸氧或有机硅消泡剂,可使泡沫的表面张力降低而破裂,有利于通气的改善。
(三)吗啡 3~5mg静脉注射,或5~10mg皮下或肌肉注射,可减轻烦躁不安和呼吸困难,并可扩张周围静脉,减少回心血量。但有呼吸抑制、昏迷、休克和慢性肺炎者忌用,年老体衰者应减量。
(四)快速利尿 速尿20~40mg或利尿酸钠25~50mg静脉给药,可大量快速利尿,减少血容量。在速尿利尿作用发生前即先用扩张血管药物,更能迅速见效。并发于急性心肌梗死的左心衰竭,由于血容量增多不明显,应慎用,以免引起低血压。
(五)氨茶碱0.25g,以50%葡萄糖液20~40mL稀释后缓慢注入,可解除支气管痉挛,减轻呼吸困难。此外尚有增强心肌收缩力和扩张周围血管的作用。
(六)血管扩张剂 硝酸甘油舌下含化可迅速扩张静脉,减少回心血量。严重病例可予静脉输注硝普钠,急性发作伴血压高者尤其适用。但要密切观察,如有低血压应忌用硝普钠,或与多巴胺合用。
(七)强心药 如发病前两周内未用过洋地黄或洋地黄毒甙,一周内未用过地高辛,可予速效洋地黄制剂,如西地兰或毒毛旋花子甙K,以加强心肌收缩力并减慢心率。这对伴有房性快速性心律失常的急性肺水肿特别有效,但在重度二尖瓣狭窄而伴有窦性心律的急性肺水肿禁用。如发病前两周内曾用过洋地黄,则强心药的应用需根据病情小剂量逐渐增加。
(八)其他 静脉注射地塞米松10~20mg,可降低周围血管阻力,减少回心血量和解除支气管痉挛。如因大量快速输血或输液所致的肺水肿,或在无快速利尿、扩血管治疗的情况下,可考虑用静脉穿刺放血以减少过多的血容量。
(摘自《临终关怀》第三十四章《临终循环系统症状的舒缓疗护》第七节)
作者简介本专栏持续更新
精彩不容错过!
作者孟宪武,年天津市生人,天津医科大学临终关怀研究中心副主任、副研究员,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临终关怀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临终关怀杂志》常务副主编。曾从事过内科、外科等医学临床诊疗工作,现主要从事临终关怀学、医学伦理学和人类死亡学的研究、教学和临床工作。代表著作有《安乐死之辩证观》、《人类死亡学论纲》、《话说临终关怀》、《中国临终关怀研究》等,主编或合写专著18部,发表论文50余篇,在中国临终关怀学和医学伦理学领域中有一定的影响。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