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寒暖反复,心血管病人需防心衰来袭

春夏相交,天气忽冷忽热,对患有心血管病的中老年人来说,若稍有疏忽,极易发生心衰,危及健康和生命。据有关统计资料表明,我国成年人的心衰患病率为1.5,65岁以上老年人群心衰患病率高达4%-6%。因此,这个月份心血管病人一定要严防心衰。

天气

变化

为何会发生心衰?

人们经常把天气变化比喻成心肺功能的“晴雨表”。心血管病患者在冷暖交替的刺激下,交感神经兴奋,人体内收缩血管的物质——儿茶酚胺水平升高,致使全身毛细血管收缩;肾上腺素分泌增多,促使心率加快,心输出量和外周阻力增加,肾脏水钠潴留,会引起血压升高,心脏负荷加重,心肌缺血、缺氧。加上空气干燥,水分消耗多,体内容易缺水而使血液变得黏稠,血流减慢,易导致心力衰竭的发生。

心衰

之前

留意这些蛛丝马迹!

☆稍稍活动或劳动后就会感觉到心慌、胸闷、气促;

☆尿量减少,短时间内体重明显增加,此时说明体内有过多水分不能通过肾脏排出,若无肾脏疾患或其他疾病,说明心脏功能已出现问题;

☆站立或坐位时不出现咳嗽,躺平后即出现干咳,说明受到心脏影响的肺部已出现瘀血;

☆夜间突然憋醒或伴有喘促、呼吸急促,坐起或起床后症状很快消失,出现这些情况说明已有明显的心功能不全或早期左心衰的证候;

☆不能完全平卧,平卧后即感到胸闷气短,且需垫高枕头或取半卧位才感舒适,出现这些症状时,说明疾病已进一步加重,医院就诊;

☆咳痰,开始吐白色痰,量比较少,然后吐大量白色泡沫痰或洗肉水样痰,并伴有口唇或面色青紫,大汗淋漓,喘息,此时表明已有明显或重度急性左心衰,医院就诊;

☆不少老年患者常出现精神症状,如心情烦躁,焦虑或有恐惧感,有的甚至出现精神失常,嗜唾昏迷,这是由于出现心衰后,大脑供血不足所引起的;

☆全身静脉回流不畅或出现静脉瘀血情况,如颈部血管明显充盈或怒张,肝脾肿大,下肢或全身出现浮肿,常伴有食欲不振、腹胀、消化不良、腹泻等,出现这些情况时,说明已发生右心衰或全心衰,患者此时往往感觉症状较以前好转,但其实是更加严重的表现。只要发现上述心衰的蛛丝马迹,医院检查治疗。

预防

心衰

这四方面要做到!

此外,心血管病患者若患有感冒、肺部感染、过度疲劳、心情烦躁、睡眠不足、食欲不振等,都易诱发心衰。   

防寒保暖预防呼吸系统感染

心血管病患者要根据天气变化增减衣服,注意防寒保暖,尤其是在气候骤变或有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时,要注意防感冒、流感、肺部感染,以免引发心衰。 

饮食清淡膳食营养搭配均衡

注重膳食营养搭配均衡的同时,宜吃低脂肪、高蛋白,富含维生素、矿物质的食物,每顿七八分饱。可常吃些新鲜蔬菜瓜果、禽肉、鱼虾、食用菌、豆制品等,不吃过于油腻、过咸、过辣的食物,不喝浓茶、咖啡,戒烟戒酒。

心理平衡情绪愉悦防止波动

烦躁不安、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容易诱发心衰。因此,心血管病患者要调控好自己的心态,防止情绪波动,保持心理平衡。

及早干预以防心衰的发生

高血压、冠心病、心肌炎、扩张型心肌病、瓣膜病、肺心病、糖尿病、曾经突发心脏病或心功能不全者,是发生心衰的高危人群,应及时采取干预措施,以防心衰的发生。 

藏小诺推荐

赞赏

长按







































白癜风的初期图片
复方百部酊



转载请注明:http://www.cdncw.com/xlsjzl/812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