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Framingham地区32年的随访研究表明冠心病仅次于高血压,是心力衰竭的第二最常见原因[1]。缺血可引起心肌能量代谢异常,进一步导致心衰。随着冠心病诊治水平的提高,冠心病急性期的死亡率已显著下降,因缺血性心脏病引起的心力衰竭患病人数却仍在逐年增加。
以往缺血性心衰患者的治疗主要有两个方面:
1
针对缺血的治疗,对于有缺血症状的患者,首先要改善症状;对于伴有心绞痛的患者,一般会进行冠脉造影、支架或搭桥手术等,以改善缺血症状。另外,应用药物改善缺血症状,如β受体阻滞剂、硝酸酯类药物等。研究发现麝香保心丸能够扩张冠状动脉,降低心肌耗氧,增强心肌收缩力,显著改善缺血性心肌病的缺血症状及心衰症状[2]。
2
针对心力衰竭的治疗,由于冠心病引起的心衰大部分是收缩性心衰,那么针对这一部分心衰的治疗方案,很明确地会应用到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β受体阻滞剂及利尿剂等,均是临床指南重点推荐的缺血性心衰治疗药物。
但即使是应用了这些药物,依然有一部分患者的病情最终会进展,所得到的临床效果也不尽如人意。
近年,随着代谢治疗理论的发展,心肌能量代谢问题已成为引起研究者广泛北京哪间医院治白癜风好白癜风晚期能治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