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8月27日~31日,欧洲心脏病学会年会(ESC)在意大利罗马火热召开。当地时间8月28日,DANISH研究结果的报告拉开了ESC热点话题的序幕。
DANISH研究结果证实,与常规临床治疗相比,非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使用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ICD)并未提升总生存率,但可以将心源性猝死发生率降低一半,并有效降低68岁以下患者的死亡率。
目前,欧美心衰指南对预防性ICD植入都给予I级推荐,但在非缺血性心衰患者中证据级别较低,来自丹麦的LarsKober教授解释,DANISH研究通过大量有效数据弥补这一空白,他们的研究认为ICD不应该对所有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常规应用。
名患者被纳入对照组,接受包括β受体阻滞剂、肾素-血管紧张素抑制剂和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在内的常规治疗,名患者被纳入治疗组,接受ICD治疗。两组各有58%患者同时接受心脏再同步治疗(CRT),起搏器与ICD分别在对照臂和治疗臂上植入。
经过67.6个月的中期随访,治疗组(21.6%)的全因死亡率虽然低于对照组(23.4%),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R=0.87,95%CI0.68~1.12,P=0.28)。惊喜的是,治疗组(4.3%)猝死发生率是对照组(8.2%)的一半(HR=0.50,95%CI0.31~0.82,P=0.01)。
此外,研究示68岁以下接受ICD治疗的患者全因死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HR=0.64,95%CI0.45~0.90,P=0.01),提示这部分人群通过ICD治疗生存获益较大。
因对照组也有58%的患者植入了双心室起搏器,植入式心血管电子设备相关的感染在治疗组和对照组中均发生。然而,在没有接受CRT的患者中,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也存在更高的感染风险(5.1%比0.8%;HR6.35;95%CI1.38~58.87;P=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目前,AHA心衰指南以IA级别推荐所有心衰患者植入ICD作为初级预防以降低全因死亡率,不区分缺血性与非缺血性病因。而ESC急慢性心力衰竭诊治指南则以IB级别推荐非缺血性心衰患者植入ICD作为初级预防。
「基于大量研究数据,指南仍应以IA级别推荐非缺血性心衰患者植入ICD预防心源性猝死发生」Kober教授总结,「但DANISH研究结果告诉我们,植入ICD可能无法使存在高非猝死风险的患者获益,而在治疗过程中也需要结合并发症风险和患者年龄进行综合评估与观察」。
编辑:张秦溪
在心血管时间主页底部的对话框内:回复ESC,即可下载年欧洲心脏病学会年会5部最新指南原文!点击阅读原文,即可进入ESC会议专题。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