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Renyan
今天我值班,大约20:00时,值班护士告诉我重症室8床患者感觉呼吸困难,我立即赶至重症监护室,见8床患者呈端坐位,呼吸急促,口唇发绀。值班护士已予吸氧支持。听诊示双肺满布湿啰音与哮鸣音,心率次/分,S1低钝,可及舒张早期奔马律、腹部平坦柔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双下肢呈中度指凹性水肿。
翻看患者的病史资料,为68岁男性,以“反复胸闷气急1年”为主诉入院,目前按“慢性心力衰竭”给予药物治疗。其家属诉患者活动后即出现胸闷气促,考虑患者系“慢性心律衰竭急性加重”,而活动为此次加重的诱因,立即按“急性左侧心力衰竭”处理,给予静推呋塞米、静滴硝酸甘油等处理后,呼吸困难逐渐缓解,呼吸频率降到18次/分。
我松了一口气,这是住院总医师会诊回来,看了刚才的抢救医嘱后不经意地问了一句“你为什么用硝酸甘油扩张血管,在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时,它和硝普钠之间有何不同?”我一时语咽,竟不知如何作答,只好说:“其实用硝酸甘油扩张血管是我刚才唯一能想到的处理,至于两药的区别我还真是没想那么多,难道这里面还有大学问?”
住院总医师建议我翻翻内科书。通过仔细学习年版的心力衰竭指南,让我终于明白了这个问题。
(1)回顾对此类心力衰竭患者的处理,在选用药物方面,我没有做太多的思考,虽然患者的症状改善,但住院总医师不经意间的提问引起了我的思考。联系临床上类似的情况处理,我们常常按照治疗原则进行处理,却缺乏对问题深层次的挖掘。
(2)下次再遇到此种情况,到底使用硝酸甘油还是用硝普钠呢?年版心力衰竭指南指出:硝酸酯类药物可以缓解肺淤血而不增加心肌耗氧量,应予首选(Ⅰ类,B级)。有证据表明,用硝酸甘油和低剂量呋塞米优于单用高剂量呋塞米。而硝普钠适用于重度心力衰竭伴高血压危象,或症状严重且原有后负荷增加的患者(Ⅰ类,C级)。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硝酸酯类优于硝普钠,因后者可引起“冠脉窃血综合征”。看到此,我自信心增加了很多,下次遇到此情况时还会选择硝酸甘油扩张血管,因为较硝普钠而言,硝酸酯类不会引起“冠脉窃血综合征”。
另外,硝酸酯类药物低剂量时,仅扩张静脉,随着剂量增加,能引起动脉包括冠脉的扩张;使用合适的剂量,硝酸酯类能平衡循环中静脉和动脉的扩张,由此降低左心室前负荷和后负荷,而不影响周围组织的灌注,特别适用于急性冠脉综合征所致的心力衰竭患者。
(3)对于初入临床的住院医师而言,在模仿学习的同时,一定要多问多思考,多动手,勤思考,注重细微差异,善于把握分析,只有这样,才能较快成长,最终收获一份充实。所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成于易”。对细节的注重可抓住很多机会,从而体现自身的价值。
古训:“差之毫厘,谬之千里”,临床用药亦是如此。善于分析,把握细节,才能得心应手,信手拈来,做出最优的用药方案。
赞赏
琛ラ鑴傞拡鍓傝兘涓嶈兘娌诲ソ澶氬勾鐨勭櫧鐧滈鍖椾含娌荤枟鐧界櫆椋庣壒鑹插尰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