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肾病的中医病因病机和临床表现

白癜风类型分期 https://m.39.net/disease/a_6203669.html

一、病因病机

(1)情志内伤,素体阳盛,加之恼怒过度,使肝阳上亢,阳升风动,发为眩晕;或因长期忧郁恼怒,气郁化火,使肝阴暗耗,肝阳上亢,阳升风动,上扰清空,发为眩晕。日久上胜下虚,还可出现腰酸、乏力、水肿等。

(2)饮食不节,损伤脾胃或脾胃虚弱,使气血生化无源,清窍失养而作眩晕;或嗜酒肥甘,饥饱劳倦,伤于脾胃,健运失司,以致水谷不化精微,聚湿生痰,痰湿中阻,浊阴不降,引起眩晕。化湿生浊,影响气血运行,故发恶心、呕吐、水肿。

(3)肾为先天之本,藏精生髓,若先天不足,肾精不充,或者年老肾亏,或久病伤肾,或房劳过度,导致肾精亏虚,不能生髓,而脑为髓之海,髓海不足,上下俱虚,而发生眩晕、腰酸、水肿。若肾阴素亏,肝失所养,以致肝阴不足,阴不制阳,肝阳上亢,发为眩晕,肾阴不足,故见腰酸。大病久病或失血之后,虚而不复,或劳倦过度,气血衰少,气血两虚,气虚则清阳不展,血虚则脑、肾失其所养,皆能发生眩晕、腰酸、乏力、水肿等。

由上所述,本病病因为年老久病,素体亏虚,饮食不节,情志失调,房劳过度等。高血压肾病的病位在肝、脾、肾三脏,病机以肝、脾、肾亏虚为病理基础,由于气血同源,阴阳互根,所以病变过程中常常互相影响,出现一脏受病,累及他脏。肝阳上亢、痰湿血瘀互结为重要的病理因素,阳亢、痰湿、血瘀互相影响,交互纠结,进一步损伤肾络,肾虚亦甚,病程缠绵,终致本虚标实,虚实夹杂的终末期肾衰竭。

二、临床表现

高血压肾病患者的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原发性高血压病史5年以上,有高血压性左心肥厚、冠心病、心力衰竭病史,有脑动脉硬化和(或)脑血管意外病史。肾小动脉的硬化一般与视网膜动脉的硬化程度相平行。高血压性肾病的肾小管功能损害先于肾小球功能损害,故早期尿浓缩功能减退,患者夜尿增多。由于缺血性肾小球病变,患者出现持续性蛋白尿,蛋白尿呈轻、中度,蛋白定量不超过1.5~2g/24h,且多以小分子蛋白为主。本病病程进展缓慢,少部分逐渐发展成肾功能衰竭,多数肾功能常年受到轻度损害,尿常规异常。高血压肾病患者主要有头昏、头痛、恶心、呕吐、纳差、乏力、胸闷、气促、心悸、浮肿、视力减退等非特异性体征的表现。




转载请注明:http://www.cdncw.com/xlsjyy/16436.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