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许顶立(医院)曾庆春(医院)
德国汉堡的JochenMüller-Ehmsen在一个最新的临床试验会议期间告诉代表们,植入式压力感受性反射激活疗法(BAT)对NYHA心功能III级且未接受或不适合接受慢性再同步化治疗(CRT)的心力衰竭患者是安全有效的。
该装置包括放置在右侧颈总动脉表面的电极,而输出能量可根据刺激所形成的QRS波群周期的大小、刺激频率、刺激时间和刺激强度调节。装置植入后,为患者提供能够感觉到的刺激强度,然后在低于此阈值下停止工作。刺激阈值每周增加一次,连续4周,直到达到患者最大耐受刺激。
来自美国查尔斯顿南卡罗来纳医药大学的首席科学家MichaelZile向心力衰竭大会新闻处解释道,“该装置独特之处在于,它从颈动脉就近到达大脑,而不是去往心脏。到达大脑后,对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都会产生作用。”“迷走神经干去往迷走神经的远端,而非就近去往大脑,植入式装置和它相比优势在于它可以使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之间达到平衡,这种平衡具有独特的性能。”试验中,名NYHA心功能III级的射血分数≤35%的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配到BAT组和根据指南的药物治疗的对照组,其中,45名患者接受CRT治疗,95名患者未接受CRT治疗。
患者在接受CRT治疗和未接受CRT治疗6个月后都有神经和心血管系统主要不良事件发生,发生率分别为%和60%。在未接受CRT治疗患者中,与对照组相比,BAT组的患者在6分钟步行试验、生活质量、左室射血分数、NT-proBNP水平和心力衰竭住院等方面都得到显著改善。在接受CRT治疗患者中,BAT组和对照组间没有显著差异。这与该设备的工作模式相关,因为接受CRT治疗的患者与没有接受CRT治疗的患者相比较少出现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失平衡,因此对BAT有反应的患者较少。
为进一步验证结果,一个涉及北美90个中心大约名患者的大型的随机前瞻性临床试验正在等待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的最后批准,计划将于今年8月开始。
DrZile希望该设备可以运用在更多患者身上而不仅仅是NYHA心功能III级的心力衰竭患者。就目前研究对象的选择而言,他解释道:“疗效最大化,并发症最少化是临床试验设计的共同目标。”,NYHA心功能III级的心力衰竭患者是这个试验的重要对象,毫无疑问将来会有更广泛的人群适用。
DrZile最后总结说,相信该装置可以用于从NYHA心功能II级的住院患者(因为他们再次住院的可能性很大)到NYHA心功能IV级的门诊患者。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