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呼吸内科心力衰竭的自我管理

健康大课堂心力衰竭(常简称心衰)是各种心脏疾病后期或终末期的转归。心竭会导致每年大致超过万人住院,这在65岁以上的患者最为常见,在出院后的6个月内再次住院率为25-40%。虽然数据显示,心衰患者在住院期间死亡率只有4%,但他们在出院后当年的死亡率约占50%,是一个相当惊人的数字。因此,加强心衰病人出院后的自我管理,是延长心衰病人寿命最好和最重要的手段。2月24日在心血管呼吸内科医师办公室,由科主任赵伟峰带领、护士长金锦主讲《心力衰竭的自我管理》的健康教育大课堂。根据最新心衰治疗指南,心衰病人的自我管理应包含以下这几个方面:

了解心衰的基本症状和体征,知晓心衰加重的临床表现。

心衰的基本症状和体征主要包括:疲乏加重、运动耐力降低、活动后呼吸困难、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夜间2、3点多见),严重时轻微活动即明显呼吸困难、甚至端坐呼吸,多数时候有心跳快(增加15-20次/min)、双侧下肢浮肿,严重时有胸腔积液和心包积液。已经被明确诊断心衰的患者应注意以上症状体征的变化,及时与您的医生取得联系。

初步了解掌握自我调整基本治疗药物的方法。

心衰治疗的基本治疗药物一般包括以下几种:①利尿剂,如氢氯噻嗪、速尿、托拉塞米;②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比索洛尔、卡维地洛;③ACEI或ARB,ACEI药物如培哚普利等**普利药物,ARB药物如缬沙坦等*沙坦药物;④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如螺内酯。原则上讲,没有禁忌症情况下,美托洛尔、培哚普利或缬沙坦、螺内酯这三类药物必须使用,利尿剂根据症状调节。

初步了解掌握调整方法:①出现心衰加重征兆(上述心衰症状加重),应增加利尿剂剂量;②根据心率调整β受体阻滞剂剂量,一般休息时心率在55-60次/分为宜;③根据血压调整ACEI或ARB、利尿剂等的剂量,收缩压(即血压的高值)不应低于mmHg,老年人最好在mmHg以上,不应有低血压引起的头晕。

尽量应避免以下的情况:

①避免过度劳累和过度体力活动,避免情绪激动和精神紧张等应激状态;②感冒、呼吸道及其他各种感染;③未听您的专科医生的医嘱,擅自停药、减量;④饮食不当如食物偏咸(食盐摄入量应在每日4g以下),喝水过多等;⑤未经您的专科医生同意,擅自加用其他药物,如止痛药、激素等。

定期随访和复查:

①每1-2月见一次您的专科医生,让医生了解您的日常生活和运动能力,了解您的体重变化、饮酒、膳食和钠盐摄入的情况,以及您所使用药物的剂量和有无不良反应;②每3-6个月查心电图、BNP或NT-proBNP,必要时做胸部X线和心超。

老年人要警惕无症状心力衰竭

由于遇到季节变化时,老年人心脏健康会受到更大威胁。值得注意的是,有些早期心衰并没有典型的症状,患者常常还能自由活动,坚持工作,但活动后会出现呼吸急促、胸闷、憋气,休息后症状消失,因此常被患者忽视。另外,如果出现了夜尿增多,频频起夜的现象;咳喘且吐泡沫性痰或带有少许血丝;容易倦怠乏力、反应迟钝、表情淡漠或是烦躁不安。出现上述几种症状的老年人,也应该提高警惕心衰的可能。及早进行检查诊治,对防止病情恶化有积极的意义。注意保暖减少感冒预防心衰老年人减少心衰的发生,可以从改善生活方式着手。尤其是清凉、寒冷的季节要注意保暖,减少感冒的几率。饮食方面,喝水要适量,不宜吃过于油腻的食物,蛋黄,动物内脏和肥肉等的摄入量有严格规定。同时,要适当进行锻炼,最好每星期能进行两、三次,每次30分钟的有氧运动。最后就是提醒患者,情绪的控制也是预防心衰的关键,避免过分激动。

总之,做好心衰的自我管理,与您的专科医生保持联系和良好的互动、及时根据情况调整药物是延长心衰疾病者寿命最有效的手段。

心血管呼吸内科主任赵伟锋

医生施仁术枯木又逢春

赞赏

长按







































北京哪有治白癜风的医院
北京哪家医院是最好的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cdncw.com/xlsjcs/956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