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学科医院胡盛寿
据年Circulation杂志报道的一项—年出院人数统计研究表明,心力衰竭(心衰)是全球唯一呈增长趋势的心脏疾病。我国心衰的流行病学研究显示,患病率方面,北方高于南方,城市高于农村。—年我国住院心衰患者调查表明,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和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是导致心衰的主要病因。
过去20年来,大量心肌重构发生的信号通路和分子靶点的相关研究进展促进了心衰治疗药物的开发。目前已应用的临床药物包括血管紧张素抑制剂、钙离子激动剂、内皮素激动剂和肿瘤坏死因子抑制剂等。但是一项研究表明,现有信号分子相关药物并不能逆转心肌重构,指南指导药物治疗并未显著降低心衰的远期病死率。外科治疗或许将成为重症心衰救治的主要手段。目前外科干预手段主要包括:心肌血运重建术、二尖瓣成形术、干细胞移植术、大网膜+心耳包裹移植术、左心室成形术、可注射生物胶、机械辅助循环和心脏移植等。
心肌血运重建术
多项研究表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可显著提高缺血性心衰患者的生存率。医院对例合并心衰的患者行CABG,术后1年患者的生存率显著高于药物治疗。医院年发表在Circulation杂志上的研究结果显示,伴有心功能不全的重症患者行常规体外循环的CABG进行充分的血运重建比非体外循环的CABG更加有利,该结果被版“美国心脏病学会基金会(ACCF)/美国心脏学会(AHA)CABG指南”引用。
干细胞移植术
干细胞治疗心衰的移植细胞类型较多,但基于生物安全性和伦理原则,目前尚无供临床广泛应用的种子细胞。医院开展了患者自体骨髓血来源单个核细胞经桥血管移植随机对照双盲临床研究,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该研究结果发表于年的JACC杂志,并被版“美国ACCF/AHA心衰治疗指南”引用,推荐在有医院,若患者有意愿,可进行临床应用。
大网膜+心耳包裹移植术
我们前期基础研究表明,自体心耳组织块有补充活性细胞成分和强化局部力学支持的作用,而大网膜包裹可强化局部血运并促进移植物存活,最终达到改善心脏功能及抑制左心室重构的效果。在临床应用中,已有53例患者接受了CABG同时大网膜的包裹治疗,患者术后射血分数显著增加,随访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
左心室成形术
室壁瘤是缺血性心衰的重要原因,目前左心室重建理论是根据LaPlace’s定律进行左心室减容,依据心肌带理论恢复左心室形态。医院采取了改良内膜环缩术治疗合并室壁瘤的心衰患者例,磁共振影像结果证实,心内膜环缩可以更好地恢复心脏几何结构和功能,且在长期随访中,心内膜环缩比传统线性缝合有更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再住院率。
心室及心肺辅助技术
目前治疗心衰的心室辅助技术包括短期心室辅助、心肺辅助和长期心室辅助。医院进行了国内最大组的短期心室辅助和心肺辅助的临床研究均取得了很好疗效。同短期心室辅助比较,体外膜肺氧合费用相对低,更适合中国国情。医院从年开始进行国产自主心室辅助装置的研发,设计制造的FW-II轴流泵于年获准应用于临床救治急性心肌梗死泵衰竭患者,已有6例患者获得成功应用。
心脏移植
心脏移植是终末期心衰的最有效治疗手段。我国年心脏移植数量逐年升高,目前全国年心脏移植手术例数~例。作为国内较大的心脏移植中心之一,医院心脏移植患者5年生存率远高于国际心肺移植协会(ISHLT)的注册登记生存率。心脏移植可明显提高终末期心衰患者的远期存活率和生命质量,但是也面临着供体短缺的问题。
中华医学信息导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