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中心研究发现,持续性房颤合并心衰患者,接受导管消融较服用胺碘酮的长期房颤复发率更低,并且,消融患者的非计划住院率及全因死亡率也更低。
该开放标签、随机、平行组、多中心研究,共纳入≥18岁的持续性房颤合并心衰患者例。所有患者均植有双腔心律转复除颤器(ICD),或心脏再同步化治疗除颤器结合除颤器(CRT-D)。过去6个月中,患者的纽约心脏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为Ⅱ~Ⅲ级,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40%。
研究的主要终点为房颤复发,次要终点包括全因死亡及非计划住院。随访时间≥24个月。消融组的患者,可在首次消融后3个月内接受第二次消融。第二次消融后发生的房颤,均视为房颤复发。
研究按照1:1的比例,将患者随机分入导管消融组(例,左心房直径47±4.2mm,LVEF29±5%),或胺碘酮组(例,左心房直径48±4.9mm,LVEF30±8%)。
消融组中,22例患者接受肺静脉隔离,80例患者接受肺静脉隔离联合后壁隔离。整体操作时间为±72分钟,射频消融时间为66±34分钟。胺碘酮组的患者,前两周服用负荷剂量10g/天,此后服用维持剂量mg/天。两组患者均同时接受可耐受的最佳心衰药物治疗。
随访24个月时发现,消融组患者平均接受1.4±0.6次消融,房颤未复发率为70%(95%CI:60%~78%),胺碘酮组未复发率为34%(95%CI:25%~44%)。多变量校正后,胺碘酮组较消融组的房颤复发率显著升高(HR:2.5,95%CI:1.5-4.3,P<0.)。消融组中,各中心接受单次消融的患者,房颤未复发率为29%~61%。
在次要终点方面,与胺碘酮组相比,消融组的非计划住院率低(31%vs.57%,P0.),全因死亡率也更低(8%vs.18%,P=0.)。此外,消融组的生活质量及运能能力改善也更佳。
综上,研究结果表明,在持续性房颤合并心衰患者的治疗中,与胺碘酮相比,导管消融可进一步降低长期房颤复发率。这也是首项证实上述结果的多中心研究。同时,消融在减少非计划住院、全因死亡方面均更优,消融患者生活质量及运动能力的改善亦较佳。
来源:LuigiDiBiase,PrasantMohanty,SanghamitraMohanty,etal.AblationVersusAmiodaroneforTreatmentofPersistentAtrialFibrillationinPatientsWithCongestiveHeartFailureandanImplantedDevice.Circulation,,:-.
心在线专业平台专家打造摘译徐巍巍┆美编柴明霞┆制版郭文强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进入甘肃白癜风医院中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