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高心病、风心病、心肌病患者极容易感冒,使原有的心脏病加重,甚至引起心衰。心衰是各种心血管疾病的终末阶段,被称作“生命的绊脚石”。大部分患者都会出现心慌、呼吸困难、不能平卧、下肢浮肿、乏力等症状,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有些人甚至生活不能自理,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所以心脏病患者在换季时应该留意心衰的各种蛛丝马迹,提防心衰的发生。
心慌气短干咳
警惕心衰微症状
心血管疾病中最为严重的是心衰。尤其是老年性心衰常具有症状不典型的特点,所以患有各种心脏病的中老年人在忽冷忽热的季节更应当留意心衰的各种蛛丝马迹,防病于未然。
患者出现下列情况时,应警惕心衰的可能:1、稍稍活动或劳动后就会感觉到心慌、胸闷、气促;2、尿量减少,短时间内体重明显增加,这说明体内有过多水分不能通过肾脏排出,若无肾脏疾患或其他疾病,说明心脏功能已出现问题;3、站立或坐位时不出现咳嗽,躺平后即出现干咳说明受到心脏影响的肺部已出现瘀血;4、夜间突然憋醒或伴有喘促、呼吸急促,坐起或起床后症状很快消失,说明已有明显的心功能不全或早期左心衰的征候;5、不能完全平卧,平卧后即感到胸闷气短,且需垫高枕头或取半卧位才感舒适;6、颈部血管明显充盈或怒张,下肢或全身出现浮肿等。虽然近30年来,人们对心力衰竭的认识有了很大的提高,对心力衰竭的诊断和治疗取得了很大的进步。然而,心力衰竭在发达国家仍然是发病率快速增长的唯一的心血管病。心力衰竭表现出发病率和患病率高,致死率和致残率高,医疗花费高的特点,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社会问题。
高血压、冠心病
是引发心衰“罪魁祸首”
据统计,全球每人中就有9名心衰患者,约60%的患者在确诊5年内死亡。长期以来,医院寻求诊断和治疗,致使大部分患者都未得到及时的诊断,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
我国心衰患者的最重要基础病是高血压、冠心病、心肌梗死和心肌病。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加速,高血压、冠心病治疗水平的提高,患者寿命的延长,心衰的发病在我国呈不断增长的趋势,心衰引起的疾病负担也将越来越重,虽然住院心衰患者的院内病死率显著下降,但心衰作为一种反复循环入院的疾病,出院后的长期预后仍很差。心力衰竭防治的重要问题之一是心衰防控的关口前移,重视心血管危险因素和上游心血管疾病的防治。早期识别、客观评价和恰当判定预后是其中非常关键的环节,利用心衰标志物对于心衰的早期诊断、疗效监测和预后评估有很好的作用。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刘云涛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刘云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