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今书籍在线/离线阅读
目前,中西药联合使用的情况日益普遍,中西药各有所长,如果配合得当,往往能收到较好疗效,但若配合不当,不但可能导致药效降低或丧失,甚至可能出现毒性反应,对健康造成不利影响。
据统计,五分之三以上的中成药由西医师开具,或自行搭配,不合理使用情况非常多见,本文总结中西药联用常见禁忌,供参考。
1药效相似的中西药合用
1.中药麻黄、桂枝等解表发汗药,与扑热息痛、阿司匹林、布洛芬等解热镇痛药合用。
●不良反应:发汗过多,引起虚脱;血液粘稠度增加,引起血压升高、心绞痛等。
2.含麻黄的中成药,与洋地黄类强心甙如地高辛、西地兰等合用。
●不良反应:麻黄中所含的麻黄碱能加强心肌收缩力,增强强心甙的作用,引发心率失常。
3.含麻黄的中成药,不宜与氨茶碱同用。
●不良反应:有协同平喘作用,而毒性增加,可产生头痛、头昏、心率失常等,故合用时宜减少剂量。
4.蟾酥、罗布麻、夹竹桃等含强心甙成分的中药,与洋地黄类强心甙合用。
●不良反应:易引发洋地黄中毒,应避免合用。
5.中药石决明、石膏、瓦楞子、龙骨、牡蛎等含钙离子的中药,与强心甙合用。
●不良反应:增加强心甙毒性。
6.六神丸、麝香保心丸、益心丸等中成药,与心律平、奎尼丁同服。
●不良反应:合用可使心跳骤停而发生危险。
7.含甘草次酸的中成药,如快胃片、补中益气丸、逍遥丸、香砂养胃丸、十全大补丸、人参当归丸、牛黄上清丸、安神补脑液、复方甘草合剂,以及具有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的中成药,如鹿茸等,与激素类、水杨酸类衍生物长期合用;与利尿酸、氢氯噻嗪等排钾利尿药联用;与洋地黄类强心甙合用。
●不良反应:均具有胃肠道刺激性,增加胃肠溃疡的发病率;与利尿药同用,容易诱发低血钾;与洋地黄类强心甙合用,能使体内钾离子浓度降低,导致心脏对强心甙的敏感性增高而引起中毒。
2
药效相反的药物合用
8.含麻黄的中成药与催眠剂同用
●不良反应:有中枢兴奋作用的麻黄碱可减缓催眠药的作用。
9.含麻黄的中成药与氯丙嗪合用
●不良反应:可使血压下降过低。
10.含淀粉酶较多的六曲、麦芽组成的中成药(复方青黛丸、脑立清、小儿至宝丸等)与抗生素(尤其是口服抗生素)、水杨酸钠、阿司匹林、烟酸并用。
●不良反应:可降低淀粉酶的活性。如必须联用,至少要间隔2小时。
11.含甘草的中成药及含鹿茸的制剂(如健脑补肾丸、乳癖消、鹿胎膏、参茸安神丸等)与降血糖药胰岛素、格列本脲、苯乙双胍、甲苯磺丁脲等合用。
●不良反应:因前者可引起血糖上升,抵消降糖药的部分降糖作用,不利于糖尿病的治疗。
3
合用会增加毒副作用的药物
12.含桃仁、苦杏仁、银杏、枇杷仁等组成的中成药,与麻醉药、镇静催眠药、止咳药如可待因、吗啡、杜冷丁、阿片制剂、苯巴比妥、利眠宁、安定等联用。
●不良反应:它们合用会引起呼吸中枢抑制甚至呼吸衰竭,并损害肝功能。合用时应注意,密切观察病情。
13.雷公藤与氯霉素长期合用。
●不良反应:两者都能抑制骨髓造血机能,可引起白细胞减少,产生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14.含牛黄的中成药与苯巴比妥、吗啡、水合氯醛等中枢抑制药物合用。
●不良反应:因牛黄会增加对中枢的抑制作用,故西药应减量服用。
15.大活络丹、九分散、半夏露冲剂等含麻黄的中成药与呋喃唑酮、苯乙肼等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合用。
●不良反应:两者合用可能导致高血压危象和脑溢血。
常见中成药与西药配伍禁忌:中成药西药不能同服的原因舒肝丸、复方田七胃痛片、复胃散胶囊、舒肝止痛丸、舒肝和胃丸、加味左金丸、猴头健胃灵胶囊、柴胡舒丸、胃康灵胶囊、胃灵颗粒、胃逆康胶囊、胃舒宁胶囊、胃疡灵颗粒、虚寒胃痛胶囊、黄芪健胃膏、健胃愈疡片甲氧氯普(胃复安)、多潘立酮、西沙比利因舒肝丸、复方田七胃痛片等含有白芍,有解痉、镇痛作用,而胃复安、多潘立酮、西沙比利则能加强胃的收缩,二者合用作用相反,会相抵药效止咳定喘膏、麻杏石甘片、防风通圣丸、感冒软胶囊、京制咳嗽痰喘丸复方降压片、优降宁止咳定喘膏、麻杏石甘片、防风通圣丸含有麻黄素,会使动脉收缩升高血压,影响降压效果蛇胆川贝液吗啡、杜冷丁、可待因(可待因桔梗片、复方磷酸可待因口服溶液、氨酚待因片、克露复方磷酸可待因溶液(Ⅱ)、神奇枇杷止咳颗粒蛇胆川贝液含有苦杏仁甙,与西药的毒性作用一样,都抑制呼吸,两者同服易导致呼吸衰竭小活络、香莲丸、川贝枇杷阿托品、咖啡因同服会增加毒性,引起药物中毒益心丹、麝香保心丸、六味地黄丸普罗帕酮(心律平)、奎尼丁同服,因可导致心脏骤停虎骨酒、人参酒、舒筋活络酒鲁米那等镇静止痛药同服可加强对中枢神经的抑制作用而发生危险丹参片复方氢氧化铝(胃舒平)丹参片的主要成分是丹参酮、丹参酚、与胃舒平所含的氢氧铝化形成铝结合物,不易被肠道吸收,降低疗效昆布片异烟肼昆布片中含碘,在胃酸条件下,与异烟肼发生氧化反应,形成异烟酸、卤化物和氮气,失去抗结核杆菌功能活络丹、香连片、贝母枇杷糖浆阿托品、咖啡因(在服用西药感冒药时多加注意,部分西药感冒药中患有咖啡因)、氨茶碱活络丹、香连片、贝母枇杷糖浆含乌头、黄连、贝母等生物碱成分,与后者同服,很易增加毒性,出现药物中毒止咳片、通宣理肺丸、消咳宁片地高辛止咳片、通宣理肺丸、消咳宁片因前者均含麻黄,麻黄碱对心脏有兴奋作用,能加强地高辛对心脏的毒性,引起心律失常国公酒、壮骨酒、骨刺消痛液阿司匹林国公酒、壮骨酒、骨刺消痛液含乙醇,合用则增加消化道的刺激性,引起食欲不振、恶心呕吐、严重时可导致消化道出血黄连上清丸乳酶生可明显抑制乳酶生中乳酶菌的活力,使它失去消化能力保和丸、乌梅丸、五味子丸碳酸氢钠、氢氧化铝、复方氢氧化铝(胃舒平)、氨茶碱保和丸、乌梅丸、五味子丸含酸性成分,后者是碱性西药,同服两者中和,会降低疗效解暑片、牛黄解毒片胰酶、胃蛋白酶、多酶片解暑片、牛黄解毒片含大黄、大黄粉,抑制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牛黄解毒丸、防风通圣丸、紫雪丹、牛黄上清丸四环素类(包括:四环素、米诺环素及多西环素等)、新霉素因牛黄解毒丸、防风通圣丸、紫雪丹、牛黄上清丸中含有钙、镁、铁等金属离子,如与四环素类药物合用会形成难溶物质,降低四环素类药物的作用。牛黄解毒丸中的雄黄所含的砷与新霉素类合用会产生毒性物质,对健康不利牛黄消炎片、牛黄解毒丸、牛黄至宝丹、牛黄清胃丸、牛黄上清丸、三黄片、小儿牛黄胺散硫酸亚铁(富马酸亚铁、琥珀酸亚铁等)、乳酶生、多酶片这些中成药与硫酸铁合用会使这类药物失去作用;如与多酶片合用会形成不易溶解的物质,使多酶片失去作用;牛黄解毒丸与乳酶生合用,其中牛黄解毒丸中的大黄、黄连、银花等抑制乳酶生中的乳酸杆菌,使乳酶生失效六神丸、牛黄消炎丸、麝香丸、喉炎丸、牙痛一粒丸、梅花点舌丹洋地黄类(包括:地高辛、西地兰、毒毛旋花子甙等)这些中成药中的蟾酥与洋地黄类药物作用相似,同用容易发生危险★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有医院就医★
实用的手诊★★★★★★
蒙汗药
从小说中走红的麻醉剂★★
海鲜还能治病?这些海鲜竟能做中药!★
母亲就讲“拎着三根手指走天下”★★
情绪失控前,你怎么办?
恍然大悟!慢性便秘原来要这样治★★
《黄帝内经·灵枢》外揣
《黄帝内经·灵枢》外揣
你是寒湿还是湿热体质?90%的人都搞错了★★★★★★
我们真的理解身体发出的信号吗?——写在翻译《内在功能失调的筋膜手法》之后
比“毒”更可怕的,是这些错误的排毒方式!★★
虚寒的克星,中成药里的“纯爷们儿”!★★
药丸是如何制成的?
癫症–精神分裂症(2)
《黄帝内经·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
《黄帝内经·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
都说多出汗排毒好,但总是这个地方出汗可就危险了!★★★★★★★
外科医生挖肉,内科医生下毒,放疗科医生烤电,最后病人死了,癌细胞还活着!★★★★★★★★★★★★★
吃素的人都是什么模样?偏执狂?傻子?★
神奇小验方
半夏橘红治磨牙
运用好经方,从解决“五难”开始
癫症–精神分裂症(1)
《黄帝内经·灵枢》淫邪发梦
《黄帝内经·灵枢》淫邪发梦
暑湿致百病:湿是夏季养阳的最大敌人★★★★
朱良春:治疗失眠,不得不说的好方药★★
郁症–精神分裂症
方不在多,贵乎加减得法
理中丸:小方也能治大病★
中医方剂之三味药组(建议收藏!!!)★★
《黄帝内经·灵枢》病传
《黄帝内经·灵枢》病传
亚健康这个说法,实在害人不浅!★★★★★
原来脾虚分这么多种,赶快看看,别吃错药了!★★★
夏天第一花,清热解毒全靠它!搭配一物,效果翻倍!!★★
夏季养生祛湿攻略★★
癥积-早期肝硬化
女性性冷淡的按摩方法★★
《黄帝内经·灵枢》阴阳系日月
《黄帝内经·灵枢》阴阳系日月
必读丨《伤寒论》之脉学入门★★★
吹空调、淋雨后受寒的肩周炎如何治?
乳腺增生病的一针疗法★
寻找中药重剂取效的秘诀(9例干货)
黄芪降压有三巧★
肝气(6)
《黄帝内经·灵枢》阴阳清浊
《黄帝内经·灵枢》阴阳清浊
都说“冬吃萝卜夏吃姜”,你是否知道如何吃姜?★★★★★
最全经络高清动图,所有穴位都在!★★
从“藿香正气”谈起,还原中医的真相★
“控涎丹”之妙用
对抗心力衰竭,中医也有良方妙计!
肝气(5)
《黄帝内经·灵枢》血结论
《黄帝内经·灵枢》血结论
母亲是个中医★★★★
四针下去,几近休克的病人奇迹恢复!中医急救方法汇总★★
美容美体验案四则(脱发、雀斑等)★
中医科普丨宝宝,你是从地里种出来的★
对《金匮要略》中风病的理解与辨析
点穴醒酒法★
《黄帝内经·灵枢》逆顺肥瘦
《黄帝内经·灵枢》逆顺肥瘦
《伤寒论》在线阅读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每个人都可以读懂的中医 ★★★★★
人体穴位大全
中医古籍的剂量不知道算多少?收藏这篇就够了
医院“代煎药”的猫腻!★★★★★★★★★★★★★★
被西方偷走的千年中医绝技★★★★★★★★★★★★★
中国第一部全面《急性心肌梗死》防治电影,转发1次挽救1条生命★★★★★★★★
论中医之“气”
中医段位谈:衡量中医水平的三阶九级
什么是扶正祛邪?
中药炮制知识
中医传统治法
中药学知识
中药基本理论知识
中医理论八议
中医哲学对人类的重要贡献
中医哲学是具元创性的科学哲学
辨“证”论治的哲学解读
阴阳代表一条与西方科学不同的认识路线
中医学是象科学的代表
中医学生存的哲学依据与经络的时间本质
中医启示人类重新审视科学
中医百年沉浮说明了什么
年5月文章汇总
年4月文章汇总
年3月文章汇总
年2月文章汇总
年1月文章汇总
年12月文章汇总
年11月文章汇总
年10月文章汇总
年9月文章汇总
年8月文章汇总
年7月文章汇总
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