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发现,男女两性在心脏衰老方面有所不同。随着年龄的增大,左心室会越来越小,随之导致进入心脏的血液也会变化。这种变化在男女两性上是有区别的,最终也预示不同性别的心衰患者或需要差别化治疗。
原因上的差异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对6所医院名年龄介于54到94岁的成年人进行了心脏核磁共振监测。这些参与实验的成年人均未有心脏病前科和心脏病史。最后得出结论:男女两性在心脏衰老的方面是有所不同的。
对人来说,左心室随着年龄的增长会越来越小。进入心脏的血液也会随之变少,再转入身体中的血液也一样。心室壁会越来越厚,而心室的血容量会不断降低。经过学者从年到年的追踪研究发现左心室的变化与两性有紧密的关系。男性心室周围的肌肉会不断变大,变粗,而女性肌肉的大小却会不断缩减,或者保持原样。男性左心室的平均重量增加了8克,女性则减少了1.6克。至于心室的容量,女性减少了13毫升,男性减少了10毫升。因此,男性泵入或者泵出左心室的血液会较女性少。
这一结果为两性防治心力衰竭提供了新的方向。该研究的主要研究者霍普金斯大学的利马教授表示,“我们将该结果公之于众,更有利于根据男女的不同需求展开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方案。”
治疗上的差异
心肌收缩能力减弱,泵血能力降低。为了降低这种风险,医生通常会开降低肌肉壁厚度的处方药,以提高心血管性能。但根据约翰霍普金斯的研究表明,女性心肌本身本身就在不断缩减或者保持原样的话,那么原本这种降低心力衰竭风险的处方对于女性就不再适用。
同样,来自荷兰的SvenMeyer等人通过评估临床表现的性别特异性变化以及生物学标记方面,进行了相关研究。研究者发现:较之男性患者,女性平均年龄大,身体质量指数(BMI)较高,左室射血分数(LVEF)较高,且高血压患病率更高,更可能接受利尿剂治疗和抗抑郁药物治疗,但接受ACEI治疗的可能性较低。3年后随访所得死亡率,女性患者低于男性;有关炎症或细胞外基质重塑的生物学标记(如C反应蛋白,PTX3,GDF-15)水平在女性患者中低于男性。同时,N-端脑钠肽,TNF-αR1a和GDF-15的水平差异表明了性别与死亡率之间的高度相关性。
研究者认为:较之男性患者,女性在心衰方面有更明显的临床表现以及更好的预后。终上所述,男女两性在心衰治疗上应该进行别化的诊治。
白癜风什么症状白癜风什么症状